在众多培训课程和网赚教程中,养号似乎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当我们从平台的角度出发,运用常识进行思考,便会发现养号实际上是一件毫无意义、多此一举,甚至可能产生反作用的行为。养号,原本只是营销人员的一种职业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观念却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错误归因,人们错误地认为账号数据的好转源于正确的养号方法。
实际上,账号数据表现的好坏,并不会直接受到养号效果的影响。即便严格按照网上找到的养号教程进行操作,也不一定能够获得平台的海量流量。那么,将账号养到最佳状态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无非就是一个无风险的正常用户形象。然而,这难道不是每个用户在使用平台时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吗?这难道与账号能否获得大量推荐之间真的存在必然联系吗?
从平台的角度来看,哪个平台希望用户在正常体验功能之前,还需要先进行一番繁琐的养号过程呢?让用户在使用之前先养号,这难道是平台的目的吗?如果我们是正常生产内容的人,如果我们不发布违法违规的内容,如果我们不是作为一个新号发布视频时,非得在视频、文案、评论中留下联系方式,那么平台又为何要从规则上限制我们的流量呢?
反过来,一个正常用户在使用抖音时,谁会在注册账号后立刻填写所有相关信息,甚至更换头像和banner?谁会在看到好的视频时点赞,差的视频就不点赞,偶尔还会评论、转发和下载?正常用户会这样“配合”吗?因此,我们可以说,养号有时甚至会产生反作用。那些养号涉及的常见操作,都是平台希望用户正常去做的。然而,真正把平台拿来“玩”的正常用户才不会理会平台的期望,而那些想要利用平台流量的人,才会表现得如此“乖”。
在之前的一次交流群里,我们结识了一位来自某平台内容风控审核的朋友。他们也会制定相应的策略机制来应对违规内容。通过这个岗位,我们可以明白,营销圈的朋友们会去揣摩平台的规则,但反过来,平台的审核人员也会收集营销人员常见的违规方法。那些满大街的“XX平台养号规则”,一线产品人员和基础审核人员会不会人手一份?他们甚至很可能就是通过这些行为将营销号圈出来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且不讨论进行了多少次AB测试得出这样的结论,也不计较每次AB测试是否保证了其他指标的不变。让我们来看看第五点的养号逻辑。每天在推荐页点赞、评论30个视频,而且还知道要分时间段操作,以免显得不合理。然而,接下来的话却让人感到更加不合理……早中晚分别各点赞10个,对于这位朋友,我并无意见,他只是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但我真想高低整两句:你见过哪个正常人是这样定时定量刷抖音的吗?这到底是刷抖音还是服药?
我们会发现,网上的很多教程建议简直可以说是张口就来。说到刷视频,其实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很多大小V根本不刷视频,他们喜欢的视频都是0(不屏蔽的)。这也正常,人家一天到晚都在钻研做什么内容,与粉丝互动,开直播,哪有闲工夫刷视频?平台也没有理由认为:你想发视频、想要推荐量,你就应该定时定量看视频,我才给你流量。事实上,你就是出内容的人,你出好内容就可以了。
如果非要说养号,那么持续稳定地更新内容(哪怕不优质但只要不违规)就是最好的养号方式。当然,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通读一切官方发布的声明内容、规则信息,了解基础的应该规避的问题。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12373.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