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月底的互联网风云变幻中,快手以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的成绩,宣告了其市场影响力的巨大跃升。与此同时,抖音的日活跃用户数更是突破了3亿的大关,成为短视频领域的双寡头格局。面对这样的竞争态势,快手创始人宿华在二十天后的6月18日,勇敢地立下了年底冲刺3亿日活跃用户的目标。
6月22日,周六,快手园区W座的星巴克,这家专为快手员工打造的星巴克却依旧闭门谢客。这一幕,似乎预示着快手员工即将迎来史上首个周六工作日的到来。吴飞,这位在快手服务了五年的员工,在谈及公司年底目标时,感慨万千。他直言:“公司可能觉得,如果年底不到三亿日活跃用户,那么与抖音相比,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产品了。”
随着目标的发布,快手开始了组织架构的调整,市场、品牌市场等高关联部门合并,新产品线被重新设立,旨在使组织运行更加科学、高效。与此同时,之前的双休工作制也在逐步调整。据网易科技《后厂村7号》栏目记者了解,快手现阶段的工作制由各部门自行安排,有的部门实行996工作制,有的则是大小周,还有一些部门暂时没有变化。
在快手发布3亿日活跃用户目标的第二天,快手园区W座三楼的会议室里,宿华、程一笑、陈定佳三位高层接受了员工的提问。面对“如何看待我们和头条的竞争?”这样的尖锐问题,他们的回答频率正在增加。这一切的背景是,抖音和快手两款产品的流量收割已经接近饱和,根据边际效应递减原则,未来流量的获取成本将越来越高。
作为短视频领域的两大巨头,快手和抖音在新增日活跃用户和商业化开发的较量已经进入关键时刻。据抖音合作伙伴介绍,字节跳动今年的整体收入目标为1200亿,其中抖音的收入预期达到500亿,信息流广告收入至少占到八成以上。而去年抖音的收入不到200亿。对于快手而言,直播依然是商业化的首要变现方式,根据快手合作伙伴介绍,快手直播去年收入超过200亿,今年预期目标为300亿,同时今年快手广告收入预计在100多个亿。
两个平台的用户相互渗透率越来越高。根据36氪发布的《5月互联网行业经营数据》显示,5月快手和抖音的用户重合度达到了46.5%,较上月的44.8%有所上升。快手高级副总裁马宏斌在公开场合曾披露,快手前100名的大V中有70个是抖音用户,抖音前100名的大V中有50个是快手用户。
在商业化竞赛中,抖音和快手都在积极招兵买马。原微博高层入职快手,负责电商业务;原百度大客户部总经理陈志峰入职快手,负责广告业务;原爱奇艺信息流广告负责人张海鹏也于近期入职快手。抖音则在疯狂从百度挖角,搜索商业化、运营等方面的高P及一线员工。
在产品布局、人才竞赛和用户渗透方面,抖音和快手都在积极布局。从2017年底开始,抖音和快手都在同步进行商业化布局,如购物车和电商功能的接入、商业化进展的发布等。快手开始大范围签约MCN机构,抖音则通过“星图”平台发力企业营销。
快手和抖音的用户重合度越来越高,快手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提高,抖音三四五六线城市的用户占比提高。平台的大V也相互渗透,快手前100名的大V中有70个是抖音用户,抖音前100名的大V中有50个是快手用户。
在收入方面,快手和抖音的收入差距并不大。2018年,快手直播和广告收入总计约为220亿,抖音收入约为200亿;2019年,快手主要商业化部门直播加广告的预期总收入约为400亿,抖音预期为500亿。
快手和抖音在商业化上的竞争,本质上是两种不同商业模式的较量。快手注重“慢”与“稳”,而抖音则更倾向于“快”与“激进”。快手在商业化方面的步伐相对较慢,但其在直播和广告方面的布局已经初见成效。抖音则在商业化方面更为激进,通过快速布局和扩张,实现了收入的快速增长。
在未来的竞争中,快手和抖音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快手需要加速商业化,提升收入,而抖音则需要保持其快速发展的势头,巩固其在短视频领域的领先地位。在这场商业化的竞赛中,快手和抖音都将全力以赴,争夺市场份额和用户群体。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41044.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