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竞争压
在当前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美团与抖音之间的竞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特别是在美团的核心业务领域——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扣点的调整成为竞争激烈程度的重要体现。
首先,竞争压力迫使平台费率降低。此前,抖音凭借其流量优势和极低的扣点水平,成功吸引了大量餐饮商家。据数据显示,抖音美食类目商家的费率普遍在5%到7%之间。相比之下,美团和饿了么对商家的提点普遍为6%到8%加配送费。然而,自六月中旬以来,美团已经将部分餐饮商家的扣点从8%降至4%,降幅显著。这一举措在国内外卖市场占据70%市场份额的美团看来,无疑是一次重磅出击。
为了争夺头部餐饮商家,美团还采取了排他协议的策略。据悉,部分商家已与美团签订为期3个月的排他协议,承诺在美团的套餐价格将不高于抖音。与此同时,抖音平台内商家成本不断上升。服务商和达人佣金等费用的增加,使得商家在抖音的营销费用普遍超过20%。
此外,美团还通过大众点评联合“必吃榜”商家推出“必吃节”活动,以优惠价格吸引商家参与。据悉,参与活动的商家将推出最低6折,平均75折的“必吃套餐”,并享受免佣、返佣等激励措施。
从餐饮消费大环境来看,今年2月开始消费迎来一波复苏潮,4月份达到顶峰。然而,五一小长假过后,增长势头突然终止,5月社零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5.1%,但环比下降至8.5%。在僧多粥少的市场环境下,平台与商家之间的关系愈发微妙。
另一方面,抖音的攻势也遭遇了阻碍。尤其是在外卖领域的拓展失利,阻碍了抖音打通本地生活线上线下流量的野心。今年6月,抖音外卖将1000亿GMV的目标下调至50亿,并转向对外卖业务流程的多元化探索。
尽管抖音生活服务已与达达、闪送、顺丰同城等三家即时配送平台达成合作,但运力不足仍是抖音外卖难以迅速铺开的重要原因。公开数据显示,抖音外卖的配送订单日均约为2000单,与美团长期投入打造的运力护城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在美团与抖音的竞争中,美团还暴露出流量焦虑。6月29日,美团宣布收购光年之外,在大模型赛道上投下重注。此外,美团还在APP内开设《原神》游戏入口,加码泛娱乐赛道。这些举措旨在为自己寻找新的增长空间,但究其本质仍是防守措施。
总体来看,美团与抖音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竞争将持续加剧。在更多细分场景和营销方式上,双方将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跨境电商平台、阿里、拼多多、SHEIN等竞争对手的加入,也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59859.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