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江湖中,快手的多元化战略版图中,又一枚关键棋子黯然退场。近期,快手集团旗下的图文资讯平台“快看点”发布了停运公告,宣布将于2023年2月6日0时正式终止服务,届时用户将无法访问,服务器也将关闭,运营全面停止。这一消息的传出,不禁让人对快看点在内容资讯领域的探索之路投以关注。
快看点自2019年上线以来,作为今日头条和趣头条的重要竞争对手,其采用“网赚”模式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通过金币激励机制,鼓励用户登录、拉新以及增加停留时长,快看点在内容形态上以图文、短视频和长视频为主,与今日头条的风格颇为相似。这款APP也被视为快手在用户规模突破7亿后,对下沉市场的深入布局。然而,在多方面因素的交织下,快看点并未取得预期的成功。
2023年1月6日,快看点因业务调整而下线了全站金币和现金发放任务及游戏,站内及站外所有渠道也不再展示领取金币或现金的活动入口,核心的网赚获取流量模式就此停止。值得注意的是,在快看点宣布关停之前,抖音的内容社区APP“识区”也发布了停运公告,两者关停的时间仅相差一个月。此外,快手还曾关停旗下小游戏应用“快手电丸”。这些现象反映出,近两年来,从字节跳动到快手,再到腾讯,众多曾经的APP工厂纷纷进入了收缩期。
快手近年来在海外业务方面进展缓慢,旗下AcFun、一甜相机、快看点、豆田、电喵直播、快手电丸等产品要么表现平平,要么销声匿迹。字节跳动方面更是推出了不下十款APP,涉足各个领域,如社交APP“派对岛”、“可颂”,音乐APP“汽水音乐”,抖音独立电商APP“抖音盒子”等,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腾讯至少关停、下架App应用16款,包括看点快报、搜狗地图、腾讯WiFi管家等知名产品。
在这些APP逐渐关停,尤其是内容资讯APP全面转型的背后,反映出互联网流量经济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内容资讯APP的时代似乎已经结束。
为何要特别关注内容资讯类APP的关停?原因在于,张一鸣的今日头条曾凭借其独特的算法和内容资讯APP打破了BAT的互联网旧格局,引领了一大批算法内容资讯应用的兴起。快手、腾讯、百度、阿里等平台纷纷加入这一赛道。然而,在短视频和直播电商的兴起之前,算法和内容资讯APP成为了互联网打破格局的重要手段。但如今,即便是今日头条也面临着营收难题,快看点这类模仿者自然也好过不了。
以腾讯的看点快报为例,在腾讯的扶持下,一度拥有2.8亿的月活用户,但失去腾讯的支持后,看点快报迅速陨落,最终于2022年7月18日宣告停运。马化腾认为,这是被友商的节奏“带跑”了,盲目跟随自然效果不佳。但实际上,这是互联网行业流量经济逻辑的改变。过去内容资讯APP依赖重金引流,通过广告实现流量变现的传统模式,在电商、直播带货、本地生活等多重商业化手段下,逐渐显得单一且枯燥。
2016年,今日头条注册用户超过6亿,日活跃用户超过1.4亿,提前达成了张一鸣设定的目标。当年,今日头条的营收达到60亿元,2017年目标为150亿元,2018年为300~500亿元,2020年则是100亿美元。然而,在视频化浪潮的冲击下,今日头条的增长逐渐放缓,甚至陷入亏损。内容资讯APP不再是用户的最爱。
2021年11月,抖音上线图文功能,2022年抖音创作者大会上,相关负责人披露抖音图文的日均阅读量已超过100亿,图文创作者数量增长10倍。去年10月,今日头条APP悄然上线购物频道,与抖音商城在功能上几乎一致。这表明,曾经的流量巨头今日头条正在转型成为抖音电商的流量池。
快手CEO程一笑也已经开始全力押注电商业务,相关的新探索围绕快手核心APP展开。在去年9月份的组织结构大调整中,程一笑亲自带队电商业务。快手电商业务在程一笑的带领下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快手国内业务实现经营利润3.75亿元,连续两个季度盈利。电商销售额达到2225亿元,月活跃买家超过1亿人。
快看点APP的关停,是降本增效大潮下的一个缩影。在流量红利消失的时代,互联网不能再依赖输血来存活,全面商业化,寻找各种盈利方式,是这些曾经火热的APP的必答题。对于巨头们来说,关停不赚钱的业务,将资源集中于巩固主营业务优势,是应对行业竞争的有效策略。快手将重心放在电商业务上,行业的关注焦点也转移到了快手的商业化道路上。而对于那些仅依靠输血存活的项目,关停或许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2023年,快递行业注定不会平静。百度电商翻身,订单量一年增长37倍;阿里再砸3.4亿美元,全力押注跨境电商。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年份,各大巨头都在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曾经的流量巨头们,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型。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1698.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