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VS 电商:抖音快手的变现之争

在审视快手电商部门的近期动态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尽管该部门在电商转化路径上展现出显著优势,路径缩短、速度加快,且已上调抽成比例,强化了平台商业变现的基础,但其在广告渠

在审视快手电商部门的近期动态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尽管该部门在电商转化路径上展现出显著优势,路径缩短、速度加快,且已上调抽成比例,强化了平台商业变现的基础,但其在广告渠道上的表现与抖音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快手在商业变现道路上的两极分化。

广告 VS 电商:抖音快手的变现之争网

具体而言,抖音在营收压力和市场竞争方面均远超快手。今年,抖音设定的营收目标高达500亿,其针对百度销售部门的大规模挖角行动,已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销售和服务网络。相比之下,尽管快手拥有庞大的五环外用户基础,但在地方代理和渠道布局上尚未完全打开,导致头部品牌在短期内并未将快手纳入其广告投放渠道,这凸显了快手在这一领域的短板。

在短视频商业变现的路径上,我们可以观察到四种主要形式:信息流广告、直播、电商和MCN孵化。快手与抖音在流量分配和运营策略上的差异,使得两者在变现途径上虽然界限分明,但偶尔也会出现越界“试探”的情况。

抖音在过去一年中,主要围绕蓝V、星图和信息流三个产品进行商业化调整和布局。例如,抖音推出了POI、快闪店、购物车、小程序等营销工具,并对星图进行了包括减少平台抽佣、降低红人入驻门槛、放开购物车权限等规则的调整。在信息流方面,抖音推出了DTV、TopView等产品,旨在兼顾用户与品牌的双重体验。这些举措表明,抖音似乎更倾向于成为一个“单纯”的广告商。

抖音的持续成长将取决于百度和腾讯何时对其采取真正的阻截措施。若不采取行动,抖音在这一领域的优势仍将持续扩大。而快手,尽管在局部和战术上能够牵制抖音,但其商业化变现的策略相对克制,这可能与快手深厚的腾讯基因和社交社区布局有关。

快手的特点在于其强大的公域和私域流量,但在商业化变现的道路上,快手显得过于保守。与抖音不同,快手依托于兴趣、地缘、熟人等属性构建的社交关系,使得用户与平台间的联系更为双向和深度。在“老铁经济”下,快手达人能够获得更多的打赏和电商收入。随着用户群的成长,社会性需求也将随之释放,这与快手的商业变现需求天然契合。因此,随着快手运营策略的调整,其在内容带货和电商方面有望展现出更强的爆发力。

综上所述,抖音和快手作为短视频领域的两大巨头,虽然产品内核存在差异,但在商业化变现的道路上却呈现出不同的策略。抖音侧重于信息流广告,而快手则更偏向电商。两家公司在争夺用户的同时,在商业化变现方面似乎也在“默契”地避开正面竞争。这种策略差异,或许正是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各自特色的关键所在。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4413.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