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快手,终有一战?

在短视频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抖音与快手无疑成为了市场的双寡头,两者不仅在用户规模上旗鼓相当,更在商业化道路上展开了激烈的角逐。随着快手创始人宿华明确提出年底突破3亿日活

在短视频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抖音与快手无疑成为了市场的双寡头,两者不仅在用户规模上旗鼓相当,更在商业化道路上展开了激烈的角逐。随着快手创始人宿华明确提出年底突破3亿日活跃用户(DAU)的目标,这场商业化的战争愈发引人注目,公众期待着这两大平台之间的精彩对决。

抖音快手,终有一战?网

据《后厂村七号》报道,截至五月底,快手的日活跃用户已突破2亿,而抖音的日活跃用户更是达到了3亿。在宿华宣布目标后的二十天,即6月18日,快手园区W座的星巴克,这家专为快手员工开设的星巴克,却因即将到来的首个周六工作日而显得格外静谧。吴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可能认为,如果年底的DAU没有达到三亿,那么与抖音相比,就不再是同一量级的产品了。”

这一目标的提出伴随着公司组织架构的调整,市场、品牌市场等高关联部门合并,新产品线被设立,旨在使组织运行更加科学、高效。同时,工作制也进行了调整,部分部门已实行996工作制,部分部门则是大小周制,而部分部门则暂时未变。

在快手发布3亿DAU目标的第二天,宿华、程一笑、陈定佳在快手园区W座三楼的会议室接受员工提问,这已成为快手的一项传统。在五道口时期,此类活动双周举办一次。这一切发生在一个背景下,即抖音和快手两款产品的流量收割已接近饱和,根据边际效应递减原则,未来流量的获取成本将越来越高。

抖音合作伙伴透露,字节跳动今年的整体收入目标为1200亿,其中抖音的收入预期为500亿,信息流广告收入至少占八成以上。而去年抖音的收入不到200亿。对于快手而言,直播依然是商业化的首要变现方式,去年直播收入超过200亿,今年预期目标为300亿,同时今年快手广告收入预计在100多个亿。

两个平台的用户相互渗透率越来越高。据36氪发布的《5月互联网行业经营数据》显示,5月快手和抖音的用户重合度达到了46.5%,较上月的44.8%有所上升。快手高级副总裁马宏斌曾披露,快手前100名的大V中有70个是抖音用户,抖音前100名的大V中有50个是快手用户。

在商业化竞赛中,抖音和快手都在积极招兵买马。原微博高层入职快手负责电商业务,原百度大客户部总经理陈志峰入职快手负责广告业务,原爱奇艺信息流广告负责人张海鹏也于近期入职快手。抖音也在疯狂从百度挖取高P及一线员工,薪资待遇远高于百度。

两家平台在商业化布局上同步进行。2017年底,希希在同一时间内帮助抖音和快手接通了购物车和电商功能。2018年10月30日,抖音和快手同时在北京发布商业化进展,快手首次发布营销平台,抖音则发力“企业蓝V”,探索企业+用户营销模式。

快手在商业化方面一直较为克制,直到2018年10月才全量开启商业化。而抖音则在2017年9月全面开启了商业化,外界用“激进”一词来形容其商业化的推进速度。抖音的“大虾”事件虽然引发争议,但也使得其DAU和MAU没有放缓增长脚步。

快手在商业化方面正在加速,去年7月份成立了商业化团队,现有440人,由快手商业副总裁严强负责。快手营销平台分为快手广告和商业生态平台两个体系,其中快手广告系统包括信息流广告、话题标签页广告、作品推广(粉丝头条)三种形态。

快手电商在直播板块已经做得非常好,但在短视频电商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快手电商运营负责人白嘉乐表示,快手电商暂时没有营收压力,现阶段的目标是规范平台交易秩序,把GMV做大。

抖音在电商层面的探索更早一点,2018年3月,抖音联合淘宝开通了购物车功能,正式试水电商。抖音也在电商方向进行了多次尝试,如上线购物车及商品橱窗、推出精选好物联盟、蓝V企业号、POI权益、抖音小店等。

在商业化道路上,抖音和快手都在积极布局,尽管两者在产品机制、起跑时间以及投入力度上有所不同,但两者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在未来的商业化竞赛中,抖音和快手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4455.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