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点评” VS 快手“同城”,谁的变现之路更可观?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短视频平台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高达8.29亿,其中短视频用户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短视频平台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高达8.29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超过6.48亿,占比近八成。这一现象不仅彰显了短视频的普及程度,也预示着其商业潜力巨大。

抖音“点评” VS 快手“同城”,谁的变现之路更可观?网

然而,随着用户增长速度的放缓,尤其是QuestMobile报告显示的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速从去年4月份开始明显放缓,复合增长率仅为1.6%,短视频行业似乎已触及流量增长的天花板。在此背景下,短视频平台纷纷进入商业化阶段,一场新的商业竞赛悄然展开。

在众多短视频平台中,抖音和快手作为行业巨头,以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商业布局,吸引了大量用户。抖音,以其激进的商业化策略,迅速崛起为短视频领域的黑马。自2016年9月上线以来,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已突破2亿,月活跃用户突破4亿。抖音的商业化之路始于2017年9月,通过与Airbnb、哈尔滨啤酒和雪佛兰等品牌的合作,推出品牌视频广告,开启了商业化探索。随后,抖音上线直播功能,进一步拓展了变现渠道。通过平台内部孵化用户、培养KOL、邀请明星入驻等方式,抖音的信息流广告业务得以顺利开展。2018年9月,抖音广告任务接单平台“星图”上线,为达人提供了便捷的交易流程。同年3月底,抖音试水电商,12月正式开放购物车功能申请,并推出黄V认证和官方活动流量倾斜政策。据抖音数据显示,去年双11,开通购物车分享功能的账号一天售出商品10万件,转化销售额突破2亿,订单增长1000%。

相比之下,快手则显得更为低调。快手自2011年成立以来,虽然用户数量庞大,但商业化进程较为缓慢。快手创始人宿华担心商业化举措会破坏平台生态环境,因此推迟了许多商业化尝试。然而,抖音的崛起促使宿华加快了商业化步伐。过去两年间,快手陆续推出信息流广告、粉丝头条、“快接单”平台、商业号、快手小店等商业化产品。快手的商业化之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直播阶段、广告测试阶段和营销平台阶段。快手的营销平台“Fe+新商业”的推出,标志着其正式构建了完整的营销模式,进入了商业化元年。

在营销策略上,抖音和快手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抖音以“企业蓝V”为切入点,试图开启“两微一抖”的营销新格局;而快手则深耕“老铁经济”,通过技术、强社交粘性搭建一个所有人都能参与的营销平台。这种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使得两者在流量分配、运营主体、产品规划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随着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抖音和快手开始寻求更长久发展的商业模式。它们不仅深耕下沉市场,还从横向、外部拓展细分市场,展开了一场没有边界的大战。目前,两家平台在广告、电商、内容等领域的竞争已延伸至本地服务市场。抖音推出的“抖店”和快手的“同城”服务,分别以短视频和社区文化为特色,为本地商家提供了新的营销渠道。

综上所述,短视频行业已进入下半场,商业变现成为各大平台争夺的焦点。抖音和快手作为行业双雄,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市场策略,正在引领这场变革。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短视频平台将不断探索新的变现路径,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内容和服务。在这场商业竞赛中,谁将脱颖而出,成为短视频领域的王者,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4504.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