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进击,快手下沉

在2018年年末,短视频市场的主导地位仍由抖音和快手两大平台牢牢占据。然而,随着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显现出新的动

在2018年年末,短视频市场的主导地位仍由抖音和快手两大平台牢牢占据。然而,随着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显现出新的动向。以下是对该规范内容的深入分析与解读。

抖音进击,快手下沉网

首先,规范明确指出,提供短视频服务的网络平台必须具备《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AVSP)等相关资质,并严格遵循许可证规定的业务范围。此举旨在确保短视频内容的生产与传播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其次,规范鼓励网络短视频平台积极邀请主流新闻媒体、党政军机关团体等开设官方账号,以增加正面、高质量的短视频内容供给。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平台内容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再者,规范要求网络短视频平台建立总编辑内容管理负责制度,并实施节目内容先审后播制度。这意味着所有播出的短视频,包括标题、简介、弹幕、评论等,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内容审核。

此外,网络平台应根据其业务规模,同步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审核员队伍。审核员需经过省级以上广电管理部门的培训,且审核员数量应与上传和播出的短视频条数相匹配,原则上审核员人数应不少于每天新增播出短视频条数的千分之一。

对于违反规范的行为,将实施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随着这一规范的出台,抖音、快手等平台将面临新一轮的内容审核风暴。然而,与内容审核和版权监管相比,短视频平台的商业化趋势更为显著。以快手和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已经形成市场霸主地位,近年来关于短视频变现的讨论也日益增多。

在2018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BAT)三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在短视频领域的投入。据统计,2018年,BAT共推出了超过15款短视频应用,并在市场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尽管如此,这些应用在月活跃用户数(MAU)或用户时长上,仍无法与抖音和快手等头部产品相抗衡。

抖音,自2016年9月上线以来,凭借其独特的功能和玩法,迅速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据《2018抖音研究报告》显示,尽管只有4.7%的用户是内容生产者,但他们却覆盖了平台粉丝总量的97.7%。抖音的用户群体以90后、95后和00后为主,这一特点也推动了抖音经济的快速增长。

抖音的广告形式多样,包括视频信息流中的中插广告、定制站内挑战、直播以及购物车功能。2018年,抖音的营收超过200亿元,日活跃用户数接近2亿,成为短视频领域的明星。

相比之下,快手在2018年的营收为150亿元,日活跃用户数达到1.6亿。快手的成功在于其下沉市场的策略,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快手通过电商赋能计划,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推动乡村振兴。

在算法与人性方面,抖音和快手展现了不同的策略。抖音采用中心化模式,对商业有更强的控制力,但可能导致流量过度集中于头部内容。快手则更注重普惠每个用户,强调记录生活中的体悟和细节。

综上所述,短视频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抖音和快手分别以不同的策略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抖音向上追求商业化和流量最大化,而快手则向下深入下沉市场,致力于提升用户的幸福感。这一竞争格局预示着短视频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4506.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