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六年的发展历程中,快手以其迅猛的增长势头,用户数量突破了五亿大关。然而,正是这款广受欢迎的产品,却时常被贴上“低俗”、“Low”的标签,其解释和辩护往往被误解为“洗白”。快手身上所展现的矛盾性,无疑成为了业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知乎平台上,一场关于快手的辩论激烈展开。一方面,知乎用户对快手表达了强烈的反感,认为其内容低俗,甚至有人将快手视为互联网鄙视链的负面典型。另一方面,快手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用户,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一、快手的“爱”与“嫌”
- 快手的“普世”价值观
快手CEO宿华曾用“记录”、“普惠”、“技术导向”三个标签来概括快手的价值观。快手的Slogan“记录世界,记录你”体现了其开放包容的态度,不对内容进行限制,不对特定人群进行运营,旨在成为普通人记录和分享生活的平台。快手的推荐算法也遵循“普惠”原则,去中心化推荐,让所有视频都有机会被喜欢。
- 喊麦、微商与流量变现
快手平台的流量变现能力不容小觑。喊麦、社会摇等简单易学的表演形式,以及吃播等短视频内容,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快手用户通过直播与粉丝互动,实现流量变现。此外,广告和微商也是快手用户盈利的重要途径。
- 突破阶层固化的新上升渠道
快手为底层群体提供了发声和表达的机会,成为他们突破阶层固化的新上升渠道。快手平台上涌现出大量社会底层普通人KOL,为底层群体提供了发声的渠道,实现了不同阶层的价值观连接和碰撞。
二、快手的“嫌”与反思
- 底层群体与算法推荐机制
快手的个性化推荐机制在底层群体中引发了低俗内容的泛滥。底层群体为了获得关注,采用博眼球的方式,导致低俗视频在快手上泛滥。快手官方的算法推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风气。
- 六线乡村的代表性问题
快手在公共场合以视频中形象代表广大底层群众发声,引发了“六线乡村”群体的不满。快手视频中的“六线乡村”形象被丑化、夸张,甚至妖魔化,引发了公众的质疑。
三、快手的转型与发展
- 品牌重塑
快手正努力改变自己在主流媒体眼中的形象,吸引城市用户,重塑自己的品牌形象。快手从网易挖走网易传媒常务副总编辑曾光明,担任首席内容官,并赞助年轻人爱看的热门综艺节目,提升品牌形象。
- 商业模式
快手商业模式的探讨一直处于谨慎阶段。快手尝试通过人工智能对接有需求的影视公司与网红,为内容生产者提供上升的可能性。
- 算法优化
快手在推荐算法上增加价值引导,以期消除低俗内容,提升用户整体品味。
快手所呈现的“爱”与“嫌”两面,反映了社会矛盾的缩影。快手未来的走向,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阶层变化和文化发展方向。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4802.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