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8月21日,拼多多公布了其2019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业绩显著超出市场预期,这一利好消息迅速推动公司股价在当日上涨近16%。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截至11月4日,股价累计上涨达到41%。与此同时,自媒体“朱思码记”披露,快手近期已与拼多多达成一项战略级别的合作协议,预计在快手的后续融资中,拼多多将直接参与投资。这一消息的初步验证,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拼多多未来发展的信心。
拼多多的成功并非偶然,其创始人黄峥及其团队坚信,在新的流量分布模式、用户交互形式以及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将孕育出一种全新的电商形态,这一形态将不同于阿里巴巴的现有模式。随着这种新电商形态的崛起,也将带动一批新的消费品牌涌现。
尽管外界对拼多多的标签多为“社交电商”、“拼团”、“渠道下沉”和“消费降级”,但其在五环外的成功有目共睹。尽管拼团这一概念早在2010年便由美团等团购网站实践过,但拼多多所代表的新形态仍鲜有人认可。
在拼多多上市一周年之际,虎嗅Pro对拼多多招商负责人、联合创始人达达进行了专访。访谈以“二选一”现象为切入点,探讨了拼多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的生存策略、用户增速放缓下的潜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外部阻力:二选一的“致命威胁”
达达指出,二选一对拼多多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在拥有4亿用户的背景下。从外部环境来看,二选一无疑是拼多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去年10月10日,拼多多三周年庆典期间,有媒体报道称拼多多主会场几乎所有品牌商家遭遇“强制二选一”。尽管阿里巴巴方面否认了这一指控,但达达在朋友圈中公布了九张商家对话截图以证实此事。
在618期间,格兰仕等家电品牌因二选一问题宣布撤出拼多多,终止旗舰店授权,这被视为对拼多多的一场围剿。尽管如此,拼多多在618期间的订单数超过11亿笔,GMV同比增长300%,显示出其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二、拼多多如何抵御二选一?
黄峥曾表示,拼多多愿意与品牌商合作,但会避免与巨头正面冲突,通过模式创新解决问题。达达也强调,拼多多的业务形态与阿里巴巴、京东和线下渠道完全不同,这使得其能够形成独特的商家体系和运营方式,从而抵御二选一的冲击。
拼多多的流量特点是其抵御二选一的关键因素。拼多多的流量既分散又集中,这使得其产品设计能够促使用户分享,进而形成独特的商家体系。达达指出,拼多多的流量主要来自微信,商品被分享给用户的机会几乎是平等的,中小品牌有机会崛起。
三、用户增速放缓,拼多多还有潜力吗?
拼多多的年化GMV和年化活跃买家增速持续放缓,但拼多多仍在努力挖掘潜力。一方面,拼多多试图增加一二线城市用户数量;另一方面,提高用户的年度购买额度,增加购买频次。
拼多多内部并没有将提高客单价作为运营目标,而是更倾向于提高用户粘度和购买次数,从而提高用户的年度消费额。达达表示,拼多多的复购率持续上升,显示出其强大的用户粘性。
四、拼多多未来可期方向在哪里?
拼多多未来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将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紧密融合的多维空间,实现信息匹配与群体情绪模拟,提升用户体验。黄峥曾将拼多多的未来形态比喻为“Costco+迪士尼”。
在国际化方面,拼多多在欧洲东欧市场推出的跨境电商平台Vova表现出色,成为法国下载量最大的购物应用。这些举措表明,拼多多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5376.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