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私域流量的概念时,其起源可追溯至电商领域的淘系玩家。如图所示,当前手淘平台正通过内容营销吸引流量,而这些内容无不与用户的日常行为紧密相关——无论是浏览过的商品、收藏的清单,还是购物车中的物品,甚至是购买记录,这些数据都基于个性化推荐算法生成。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我在此处对相关内容进行了马赛克处理。同时,这也揭示了个性化推荐内容模块的位置——甚至淘宝的搜索栏也无法幸免。鉴于平台是基于用户个性化进行推荐的,这种流量分配模式使得第三方玩家,如卖家或内容创作者,难以对流量分配产生决定性影响,这仿佛是一种“靠天吃饭”的状态。淘宝将这部分称为公域流量。相对而言,私域流量则存在于“微淘”中。微淘是一个关注体系,用户关注特定商家或达人后,可以在微淘中看到他们推送的信息。在微淘中,平台对流量的干预相对较少,第三方玩家可以有效地控制这部分流量,因此称之为私域流量。
在流量的干预程度上,越依赖平台的称为公域流量,而越不依赖平台的则称为私域流量。以微信公号为例,其流量主要来源于直接推送和用户行为,如转发和点赞。公号的流量生态中,平台对流量的干预相对较弱,微信官方的议程设置能力较弱,这是由其产品形态决定的。社会化媒体如微博,尽管具有社交链条,但其议程设置能力却较强,对流量的干预也更为深入。
在内容客户端方面,如头条和腾讯新闻,虽然也设有关注体系,但私域流量仍然难以与公域流量抗衡。私域流量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一旦建立,营销成本将大幅降低。在抖音平台上,这一现象同样明显,尽管其社交链条并不强。
然而,私域流量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培育时间较长,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积累一定数量的真实粉丝。其次,一旦出现违规行为,可能导致账号被永久封禁,流量山头瞬间崩塌。此外,与粉丝的沟通主要依赖于粉丝的主动行为,平台难以主动发起沟通。
薅流量者将目光转向了微信个人号。微信个人号是一个流量节点,朋友圈和群聊是其流量阵地。与公号相比,微信个人号具有三个显著优势:培育时间短、不易被封禁、沟通主动性强。薅流量者通常拥有大量的微信个人号,单个号被封禁对整体影响微乎其微。
一种简单粗暴的养号方法是使用外挂软件,但这往往伴随着风险。微信官方已意识到这一现象,并采取了打击措施,导致大量微信个人号被封禁。尽管如此,私域流量仍具有其存在的价值。
私域流量为主的平台(如微信)与公域流量为主的平台(如抖音)之间存在成本差异。这一差异源于平台的发展阶段不同。微信作为较老的平台,人口增长红利已结束,获流较为困难;而抖音用户增长迅猛,获取流量相对容易。然而,由于抖音是强公域平台,其流量向私域平台的引流意义远小于微信。
在私域流量为主的平台上,如微信,养号时间较长,成本较高,但最终会反映在价格上。微信个人号的私域流量大多为真实用户,其强卖点在于真实性和高价值。然而,谁会成为群控的对象呢?这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和行为。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私域流量的价值在于其真实性和高转化率。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有效地运营私域流量,实现流量变现,是企业和个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5872.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