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Quest Mobile的统计数据,我国移动互联网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到11.38亿,然而,这一增长速度正在逐渐放缓。在2019年第一季度,月活跃用户数的增长仅为762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下降了300万以上,而3月份的同比增速更是首次跌破4%。与此同时,易观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二季度,天猫平台的获客成本增长了62.5%,而京东平台的获客成本则大幅上升了164%,两者均超过了250元大关。
这些数据揭示了当前互联网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整体流量增长放缓,获客成本不断攀升。正是这一背景,使得私域流量成为众多企业争相抢夺的焦点。本文将深入探讨私域流量的概念、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私域流量与平台流量的对比
私域流量,顾名思义,是指企业或个人拥有并可以反复利用的流量资源。与之相对的是公域流量,如百度、淘宝、京东等平台上的流量,这些流量需要企业投入资金购买,且成本日益高昂。
从广义上讲,私域流量池包括公众号、微信群、个人号、头条、抖音、App等。判断流量是否属于私域,关键在于流量所有权掌握在谁手中。若掌握在平台手中,则为平台流量;若掌握在个人手中,则为私域流量。
实际上,私域流量并非新生事物,而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被推到聚光灯下。它并非是解决流量成本高企的万能钥匙,但无疑是一个新的机遇。私域流量不等同于微信流量、淘宝流量或微商,这种理解过于狭隘。
公域流量与私域流量的最大差异在于用户归属权。公域流量用户属于平台,而私域流量用户属于个体。以海洋捕鱼为例,公域流量如同大海捞针,虽然可以捕获到鱼,但鱼仍属于大海;而私域流量则如同自家鱼塘养鱼,随时可以捕捞,且鱼塘中的鱼还可以繁衍后代。
二、私域流量的CRM应用
随着私域流量的兴起,CRM(客户关系管理)在私域流量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以微信为例,微信发布新规严打外挂违规号,导致一批运营私域流量的账号和微商受到影响。然而,这也促使商家更加重视私域流量的运营。
天猫宣布“旗舰店2.0升级计划”,强调从对“货”的运营转向对“人”的运营,借鉴微商和拼多多的模式,盘活天猫7亿流量。微信私域流量管理CRM工具,如虎赞、聚客通、奥创灵灵狗等,通过数据管理和日常运营功能,帮助企业完善用户画像,进行精准营销,提升触达效率和效果。
此外,知识星球、小打卡等私域流量变现及管理工具也在布局。这些工具打破了平台化限制,实现了去中心化,为私域流量的促活、转化变现提供了便利。
三、私域流量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私域流量的普及,未来的竞争将集中在自有流量的积累和流量资源整合的运用上。
-
线下赋能线上私域:当线上流量获取成本高于线下时,线下实体店可以逆向赋能线上,将线下自然流量转移到线上,实现流量线上化、私域化。
-
私域流量联盟化:未来,私域流量的拥有者应考虑将流量整合到自有平台,并与其他私有流量拥有者进行流量整合,扩大流量基数,增加流量变现途径。
总之,私域流量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焦点。企业应积极搭建私域流量池,通过精准营销和用户维护,提升客户终生价值(LTV),实现流量变现和共赢。然而,私域流量并非万能,企业应保持理性,关注未来发展趋势,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5877.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