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营销领域,肉刷(虚假流量)的识别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挑战。肉刷的存在不仅扭曲了市场数据,还可能导致营销策略的失误。为了揭示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行为分析入手。例如,一位从事教育推广的同行在推广CPA(成本效益广告)时,观察到一组用户的行为模式与自然增长的用户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用户在应用中的停留时间极短,且点击的核心功能模块与自然用户不同,这表明他们是肉刷用户。
在流量劫持方面,当用户点击信息流广告时,可能会弹出一个提示框,声称“该用户未经过绿色审核”。这种做法虽有利于保障手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当劫持量达到30%-50%时,将产生两种结果:一是信息流广告的渠道效果和成本无法准确评估;二是被劫持的流量无法被有效利用。为此,我们推出了流量劫持解决方案。U-App AI版和Apptrack等工具能够监测用户从点击到激活的整个链路,从而识别和归属被劫持的流量,为信息流广告的拉新成本和效果提供准确评估。
为了提高ROI(投资回报率),我们需要找到匹配的渠道和创意。以下两个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一个铃声类App通过分析活跃用户在哪些媒体上出现,发现大部分用户集中在短视频平台,特别是快手和抖音。他们制作了一个短视频,仅用10秒展示如何设置iPhone铃声,上传到快手和抖音后,发现快手的互动量最佳,并进行了矩阵营销。结果是,仅用5000元推广成本,吸引了50万iOS新用户,性价比极高。另一个案例是蜻蜓FM,他们发现大量女性用户关注母婴和教育频道,因此加大了母婴推广力度,将拉新成本降低了13%。
在用户生命周期管理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阶段:
-
新手阶段:如何让用户快速找到产品爽点?例如,爱回收App在用户下载后立即展示手机的市场价格,毒App在登录页面滚动播放产品内容,吸引用户。
-
成长阶段:如何让忠诚用户持续留存?例如,LinkedIn通过分析发现,一周添加5个联系人的用户留存率更高,Twitter在发展初期鼓励用户关注30人以上,以提高留存率。
-
沉默阶段:如何精准唤醒沉默用户?通过事件分析、漏斗分析、路径分析等方式,找到易唤醒的高价值人群,并通过设计文案与激励进行触达。
-
流失阶段:如何避免用户流失?通过版本分析、行为分析、画像分析,为产品做迭代,并利用友盟+的预测模型在流失前进行干预。
总之,以数据驱动为基础,基于用户生命周期的增长策略是真正有效的增长方式。相关阅读资料包括用户运营、产品运营、APP用户增长等方面的文章,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用户生命周期管理。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6039.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