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浪潮的推动下,视频日志(Vlog)这一源自海外的内容形式正逐渐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的追捧对象。4月25日,抖音平台宣布放宽视频时长限制,用户得以上传长达一分钟的原创Vlog,并宣布了“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与此同时,百度旗下的好看视频也宣布将Vlog作为2019年的发展重点。这一系列动作并非市场先行者的首次尝试,微博早在去年9月便已高调推出针对Vlogger的扶持计划。Vlog,这一曾经在小众社区如B站、VUE、猫饼、一闪等聚集的产物,如今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国界,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的内容形式。
Vlog的兴起,一方面源于其“带货神器”的商业潜力,另一方面则在于短视频下半场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Vlog有望成为激活流量和用户活跃度的关键。然而,随着大平台的纷纷入局,行业格局的重塑和潜在的市场洗牌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抖音和百度的加入,虽然可能对小而美的工具型平台造成冲击,但业界普遍认为,视频化表达的市场潜力巨大。多位工具型Vlog平台的创始人表示,更多人参与Vlog创作无疑是一件好事。然而,随着Vlog的普及,内容同质化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不禁让人担忧Vlog是否会重蹈直播行业的覆辙,陷入流量枯竭的困境。
Vlog,全称为Video Log或Video Blog,直译为视频日志或视频博客,通常被理解为一种生活纪录片。在国外,Vlog的时长一般在10-20分钟,而国内则多以10分钟以内为主。美国Vlogger Casey Neistat以其创意无限的Vlog作品和超过900万的粉丝量,被誉为Vlog界的“教父”。
Vlog的制作并不简单,需要专业设备、剪辑技巧和创意思维。从拍摄到剪辑,再到配乐和字幕,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创作者的能力。例如,人气博主井越的Vlog中就常常出现品牌赞助和产品体验,而明星如欧阳娜娜的Vlog更是凭借其影响力吸引了大量粉丝。
随着B站、微博等平台的推广,以及VUE、猫饼、一闪等工具类社区的兴起,Vlog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腾讯旗下的Yoo视频也早在2018年便开始关注Vlog,虽然初期未能爆发,但Vlog的市场潜力已被各大平台所认可。
面对大厂的入局,小平台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VUE CEO邝飞认为,大平台的加入为Vlog带来了流量、关注度和商业化机会,但Vlog的初级阶段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吸引更多人参与创作。目前,VUE等小平台正积极探索商业化机制,但商业化进程尚处于初级阶段。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流量成本的降低甚至免费,预计将引发新一轮短视频浪潮,Vlog也将随着这股浪潮逐渐崛起。然而,Vlog的定义和边界也在不断模糊,从专业叙事到生活记录,Vlog正在成为一种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在未来的Vlog市场中,无论是大平台还是小平台,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平衡商业化与内容质量,如何吸引更多创作者和观众,将是Vlog行业发展的关键。而对于广大用户而言,Vlog不仅仅是一种内容形式,更是一种记录生活、分享故事的方式,它正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6468.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