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百度的产互之战,“小程序”或许是胜负手?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to B领域在中国互联网的版图中迅速崛起,成为了一门显学。进入3月末,互联网领袖马化腾在IT领袖峰会上对5G和AI驱动的产业互联网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并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to B领域在中国互联网的版图中迅速崛起,成为了一门显学。进入3月末,互联网领袖马化腾在IT领袖峰会上对5G和AI驱动的产业互联网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预言“产业互联网的春天才刚刚开始”。同样,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专访时也指出,互联网在消费端的应用更为适宜,而对于企业端,单纯的互联网连接并不能带来显著的增值。普华永道咨询机构在去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随着C端创新空间的不断缩小和流量成本的上升,科技企业通过赋能B端,服务C端的T2B2C模式将成为未来商业模式的趋势。这一模式在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科技企业中得到了初步验证,只有这类企业才具备整合C端需求和数据,并向B端提供充足资源的能力。

腾讯百度的产互之战,“小程序”或许是胜负手?网

to B领域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它考验着BAT如何将B2C耦合起来。腾讯在去年进行了一次架构重组和战略升级,提出了“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新目标。百度则在“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的整体战略指导下,将AI技术从实验室推向现实生活。两家公司的战略中均体现了对移动产品发展的重视,通过自有平台搭建用户与企业间的连接,并明确了发展方向。

小程序作为连接C端与B端的重要纽带,成为了BAT极为重视的领域。如果to B领域的发展决定了未来20年的行业格局,那么小程序的竞争就是关于未来的较量。腾讯、百度的未来命运都系于此。

小程序成为to B绝佳选择的原因

在之前的分析中,我曾对小程序成为to B绝佳选择的原因进行了系统阐述。对于商家而言,小程序开发成本低,维护简便;对于C端用户来说,无需下载,用完即走,这种模式天然符合B端服务的场景化需求,且流量获取依托于微信、百度等超级App。例如,用户只需通过百度搜索或微信公众号,即可轻松购票和获取动物园信息,无需下载动物园自营App。

微信小程序自2017年1月9日正式上线以来,截至2018年底,应用数量已超过230万个。百度智能小程序于2018年7月发布,截至2018年底,月活用户超过1.5亿。两家公司都在迅速壮大,但在B2C连接方式上,微信和百度呈现出明显的路径差异。

微信与百度的不同路径

微信小程序体系丰富,促成了更多连接,但本质上仍然是互联网世界最大的App,其封闭的生态限制了头部小程序的流量获取。相比之下,百度智能小程序更开放,支持一次开发,多端运行。例如,用户在爱奇艺上看到车票紧张的新闻视频,可以直接在爱奇艺搜索“火车票”,打开百度智能小程序完成购票操作,无需跳转App。

赋能B端的不同特点

在B2C领域之外,腾讯和百度在赋能B端的形式和侧重点上也有所不同。腾讯的基因是“社交”,其小程序分发遵循社交分享规律。据阿拉丁数据报告,2018年微信用户访问小程序占比最高的方式是分享,而游戏和网络购物是用户访问最多的品类。腾讯小程序对B端的赋能更多是从支付切入,促进商业转化。

百度则更擅长满足“大明”用户的需求,通过信息流机器推荐的形式覆盖需求不明确的用户群体。百度智能小程序在行业分布上更加平均,覆盖了移动视频、生活服务、汽车服务、移动购物、移动社交等多个领域。

结语

小程序的竞争背后是不同生态集团军之间的较量。正如比尔·盖茨所言:“人们总是高估未来一到两年的变化,但却低估未来10年的变革。”小程序的发展将引领腾讯和百度向“超级入口”迈进,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6479.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