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到海外,社交电商下一站该怎么走?

在当前的国际市场环境下,海外社交电商的发展战略应立足于自身的模式定位,与海外各平台的文化调性相融合,构建稳固的客户获取与分享机制,进而形成稳定的流量池。当前社交电商市场

在当前的国际市场环境下,海外社交电商的发展战略应立足于自身的模式定位,与海外各平台的文化调性相融合,构建稳固的客户获取与分享机制,进而形成稳定的流量池。当前社交电商市场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一是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和高度关注,众多企业纷纷上市和融资,继拼多多之后,云集也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文件;二是国际化扩张。例如,速卖通在去年的双11和328大促中尝试了拼团模式。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投资了Meesho,进军印度社交电商市场。在印尼电商Tokopedia上,我们可以看到Vivo、OPPO、大疆无人机、美的等国内品牌,众多社交电商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从国内到海外,社交电商下一站该怎么走?网

社交电商的热潮在各大模式的竞争中展现出不同的前景。在国内,社交电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但一个业内共识是人口红利逐渐达到顶峰,而海外社交电商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出海将成为一种趋势。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出海电商交易规模达到3.47万亿元,占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总额的77.1%,出海电商赛道的竞争暗流涌动。

然而,究竟哪种模式适合出海,机会又在哪里?首先,我们需要梳理国内社交电商的各种模式。目前大致有四种模式:拼团模式、分销模式、社区模式和去库存模式。

拼团模式以拼多多、淘宝特价版、京东拼购、苏宁拼购等为代表,主打多人拼团,通过集体拼团获得更低的价格,激发人群自发性传播带动更多人群参与购物,因分享商品而获利。这种社交网络裂变模式发掘了下沉市场对价格敏感人群的需求,利用微信好友圈的社交自扩散裂变效应,更容易提高成交率。拼多多的快速崛起,正是借助微信社交生态,以低价、易分享的模式有效调动用户的消费积极性,快速提升消费频率。

分销模式以云集、贝店等为代表,本质是拉新返利,以拉人头的方式获得裂变增长,发展下级分销客,赚取佣金。但这种模式一直以来面临着监管风险,如云集三级分销体系、贝店398开店费等。不久前,“花生日记”因涉嫌传销,受到广州市工商局行政处罚,罚款15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7306万元,共计7456万元。

去库存模式以爱库存为代表,它是S2b2C模式,上游对接品牌方库存形成供应链,下游对接小b分销商,通过社交平台将商品分销给C端消费者,平台解决上游商品供应、物流、售后问题。严格来说,云集也是S2b2C模式,但爱库存与云集贝店不是卖同一盘货,前者是卖新品、爆品,后者是卖库存。

社区内容营销模式以小红书、宝宝树等为代表,聚焦某个垂直领域,如护肤、穿搭、母婴等,通过构建内容社区氛围激发用户自发产生内容,进行内容运营,带动更多消费者产生购物需求。这类模式以小红书为例,平台分为社区和商城两大主要版块,分别提供UGC内容分享和跨境商品购买。

在海外市场,社交电商同样风生水起。国内玩家可以借鉴以下经验:

  1. 结合供应链模式深耕差异化市场,强化后端供应链,建立本地化服务、交付体验的提升等。

  2. 避免与巨头直接冲撞,如Weee!帮助左邻右里做团购,成功的前提是避免了与亚马逊、沃尔玛等巨头企业产生正面冲突。

  3. 在海外市场,社交电商需要结合当地市场状况和潜在需求,找到本地化的运营模式。

  4. 在海外市场选择合适的社交平台与支付渠道,发展良性的获客模式。

  5. 在产品和供应链上深耕,扩展更多品牌资源,降低采购难度,确保产品质量、性价比、服务体系优势。

  6. 重构品牌与用户信任,利用社交媒体的运营,积累正向影响力。

  7. 建立社交电商SCRM体系,把社交平台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实现高效转化。

总之,海外社交电商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但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国内社交电商模式出海,需要结合当地市场状况,找到合适的运营模式,并在产品和供应链上深耕,才能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6506.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