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随着流量的日益昂贵,如何有效进行用户增长成为运营者面临的一大挑战。近期,一位同事分享了一个颇具启发性的案例:他的朋友在海外市场推广一款应用,尝试与全球app榜单前50名的团队进行合作,覆盖东南亚、巴西、日本等多个地区。通过英文邮件沟通后,意外发现这些团队大多位于我国杭州、成都或深圳。这反映出“闷声发大财”的本土文化特色。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工具型产品,如文件传输工具、拍照美颜工具等,凭借对国外互联网红利的精准把握,迅速在海外市场成长起来,其获客成本极低。
在互联网下半场,针对不同类型产品的增长方式,本文将重点探讨“工具产品的拉新方式”。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工具产品的定义:从用户使用场景出发,工具产品通常在特定场景下使用,旨在解决某一明确需求。其产品特征在于让用户以最短的操作路径快速解决问题,形成“用完即走”的产品形态。
根据不同使用场景,工具类产品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生活娱乐类、提高效率类、垂直专业类和系统工具类。接下来,本文将介绍工具产品主要的五种拉新方式:
-
好友邀请:好友邀请的本质是社交裂变,通过存量带动增量。运营者可抛出利益点,如物质或精神激励,刺激用户邀请。常见的物质激励方式包括红包、优惠券等;精神激励则可通过社区、社交元素等手段,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
-
信息流广告:信息流广告与内容混排,如抖音、今日头条等。尽管获客成本较高,但只要从每个新用户身上获得的终身价值(付费)高于获客成本,即可通过大量铺广告拉新来盈利。
-
社交媒体:工具产品可利用社交媒体官方账号、网红KOL推广、软文推广等方式进行传播。其中,抖音、快手等新渠道目前还有流量红利,商业化程度不高,可尝试利用。
-
口碑传播:工具产品的核心在于解决用户问题,若产品体验良好,超出用户预期,用户便会自发传播。情感化设计、埋下彩蛋、惊喜的特色功能等,有助于制造差异化,吸引更多用户。
-
明星效应:利用明星进行品宣,占领用户心智,同时转化明星粉丝群体,起到拉新和活跃作用。具体运营手段包括上线与明星相关的产品功能、邀请明星做代言人、设置明星榜单等。
总结:除了上述五种工具拉新方式,还有免费补贴、流量互换、长尾流量、应用商店买量等。运营团队可根据推广预算,制定不同的拉新策略。对于初创型运营团队,建议在产品体验打磨完成后,利用免费渠道进行拉新,再用低预算快速测试优质拉新渠道。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6510.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