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互联网经济格局中,互联网企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内容生产与分发为核心的平台,另一类则是以商品交易为主体的电商平台。前者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吸引并消耗用户时间,而后者则通过商品交易消耗用户的金钱。部分资深互联网从业者甚至将前者称为“媒体平台”,以区分于后者——电商公司。近年来,无论是媒体业务还是电商业务,都将“内容”视为提升用户粘性和活跃度的关键策略。内容的形态也在不断演变,从文字、视频到短视频,再到音乐、音频和游戏,内容已成为流量源源不断的源泉。
在移动互联网下半场,随着用户增长红利的逐渐消退和互联网巨头流量的固化,2019年还被普遍认为是“资本寒冬”。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内容创作者感到忧虑,对行业形势充满悲观情绪。然而,对于那些能够输出高质量内容的优质自媒体而言,若能专注于深耕某一两个平台,打造个人IP,正是时机。
与以往内容平台导致的传播渠道高度碎片化不同,2019年的竞争环境下,头部内容平台的壁垒日益坚固,规则也更加清晰。在头部平台之间,流量差距巨大,平台不仅为优质内容创作者提供流量扶持,还提供补贴。因此,选择正确的深耕平台对于自媒体、MCN和文化传媒公司至关重要。
一、内容创作者应优先选择哪个平台?
首先,对于文字自媒体,百家号和头条号因其搜索存量和信息流优势,应作为重点关注的平台。同时,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考虑其他提供补贴或高流量的平台。对于短视频自媒体,抖音和快手作为行业龙头,应优先考虑。音频内容创作者则可重点关注蜻蜓FM和喜马拉雅FM,这两个平台在用户时长渗透率和流量体量上具有优势。
二、内容平台变革的三个趋势
-
流量圈地化、内生化:巨头平台倾向于将流量分配给自家的内容平台,如百度App、微博等。
-
内容平台富媒体化、分界模糊:字节跳动旗下的今日头条App等平台,已从图文内容拓展到短视频、直播、音频等多种形式。
-
整合更多合作资源,打造全场景生态流量:平台通过APP、小程序、H5等形式,与手机厂商、智能硬件等合作,满足用户多场景的内容需求。
三、内容创作者的春天还遥远吗?
在5G时代,内容创作者的春天并不遥远。随着5G技术的普及,短视频和音频类自媒体有望实现反超文字自媒体。内容创作者应抓住机遇,与平台共舞,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享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红利。
结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创作者和自媒体已成为活跃的创业者。文字、短视频、音频是自媒体内容生产的主流媒介。顺应个体崛起趋势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正快速找到转型或突围的方向。在竞争激烈的格局中,坚持做优质内容创作者,才能穿越寒冬,享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红利。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6809.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