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于抖音,品牌布局短视频要掌握的20个常识!

在最新的市场调研数据中,抖音官方披露,其日活跃用户数已突破1.5亿,月活跃用户数更是高达3亿。这一数字的背后,是短视频行业的蓬勃发展趋势。随着阿里巴巴和百度等巨头的加入,预计

在最新的市场调研数据中,抖音官方披露,其日活跃用户数已突破1.5亿,月活跃用户数更是高达3亿。这一数字的背后,是短视频行业的蓬勃发展趋势。随着阿里巴巴和百度等巨头的加入,预计下半年短视频行业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格局。

不止于抖音,品牌布局短视频要掌握的20个常识!网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内容消费始终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最初的文字,到图文并茂,再到音频和短视频,信息传递的载体不断演变。抖音引领的短视频大战,不仅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形态,更将短视频推升至全民内容消费的新高度。

根据Trustdata的监测数据,短视频的超级用户日均使用时长高达87分钟,日均启动次数达6次。这一数据表明,用户对短视频的依赖和习惯已经养成,对于品牌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流量战场,更是一个用户习惯的塑造过程。

在互联网平台的属性中,社交属性和算法属性是两大核心。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属性平台,强调推荐算法,弱化社交关系,使得新账号也有机会脱颖而出。然而,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效果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期性。相比之下,微信公众号则以其社交属性著称,运营者可以预期粉丝的互动和内容曝光,但这也意味着内容创作者需要持续产出高质量内容以吸引和维护粉丝。

MCN(Multi-Channel Network)机构作为短视频内容的重要提供商,负责招募、培训和经纪达人,类似于直播时代的“公会”。在短视频平台发展的初期,MCN机构通过其广泛的触角,成为招揽达人的主力军。

在理想状态下,平台与MCN机构各司其职,平台负责内容分发和流量提供,MCN机构则提供优质内容。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平台在面临优质内容和达人稀缺的焦虑时,也会扮演起MCN的角色。

MCN与平台之间的关系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平台依赖MCN招募达人,但在时机成熟后,平台更希望将优质达人掌握在自己手中。例如,抖音在MCN与平台达人签约上设置了诸多限制,并曾尝试与平台达人签订独家协议,但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抖音正在开放MCN官方认证,允许认证的MCN签约头部红人签订三方协议。营创实验室等合作伙伴已在此列,为有需要的机构提供协助。

尽管抖音在短视频领域占据领先地位,MCN机构并不愿意与单一平台绑定,而是希望保持自主权。品牌在选择MCN合作时,应将其视为短视频领域的“微播易”,利用其丰富的网红资源进行定向推广。

抖音的直接竞争对手是微博,而非腾讯。随着平台流量红利的消失,内容创作者将不可避免地转向其他平台。抖音的崛起依赖于算法推荐机制,但这也导致内容创作者难以积累忠诚的核心粉丝群体。

抖音上的内容主要分为泛娱乐类和垂类。垂类内容,如美妆、母婴、汽车等,需要团队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商业转化率相对较高,为企业提供了潜在的机会。

抖音作为一款基于算法推荐的产品,需要大量的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和强运营。抖音达人发布的创意视频会通过运营引导普通用户模仿,并在特定内容火爆时,机器会进行更多推荐。

算法推荐内容的流程包括内容理解、冷启动、收集用户反馈、扩散/消亡以及长尾传播。

在考虑品牌是否适合在抖音上进行营销时,快消行业以其较高的投入产出比位居首位。品牌入驻抖音时,需要明确目标,是提升品牌认知还是直接实现电商转化。值得注意的是,抖音的粉丝转化率并不总是与影响力成正比。

内容创作者应避免政治敏感、敏感词以及作弊行为,以免内容被封禁造成损失。

15秒的短视频看似制作成本低,但实际上,如何吸引用户观看并记住品牌信息是一项挑战。

企业进行短视频营销的团队应由内容编导、品牌营销创意和数据分析三类人员组成,以确保内容的创意、传播效果和数据分析的全面性。

在内容创作上,企业应避免不稳定的情况,因为抖音的算法会倾向于持续稳定输出的账号,一旦中断,之前的积累可能会清零。

综上所述,当讨论抖音时,我们不仅是在讨论抖音本身,更是在讨论品牌在内容呈现形式上的更新换代和整体布局。通过深入了解用户,掌握主动权,品牌才能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7221.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