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长时间的精心策划后,腾讯公司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短视频应用程序,该产品代号为“火锅”,然而,其正式名称并非“火锅”,而是“有视频”。这是腾讯自成立以来推出的第五款短视频产品。在“有视频”的内测阶段,尽管腾讯系产品曾让一些曾经被微视所“坑”的机构对腾讯的新产品持怀疑态度,但参与内测的机构普遍认为“有视频”与众不同。腾讯惯用的“赛马机制”再次被运用,一边力推微视,一边推出新产品,显示出腾讯在短视频领域的战略布局更为激进。
在8月30日,“有视频”正式上线,目前仅限于安卓应用商店下载,苹果商店尚未开放。该应用程序的主页仅设有“推荐”和“关注”两个栏目,用户可以通过上下滑动切换视频。目前,平台上的视频内容以横屏为主,主要呈现专业生产内容(PGC)。尽管“有视频”刚刚上线,但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众多头部达人如“深夜徐老师”、“一禅小和尚”、“冒险雷探长”、“小情书”等均已入驻。
在应用程序的下方菜单栏中,设有“发现”和“yoo赛道”两个入口。“发现”功能允许用户刷新首页推荐内容,“yoo赛道”则是一个特别板块,被描述为“全民竞演线上赛场”。目前,该赛道已上线“yoo声音”和“yoo美搭”两个子赛道,每个赛道都有参赛者发布的视频和观众的投票数,每一期都有固定的主题。例如,“yoo声音”赛道的本期主题是#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视频内容为竖屏形式,邀请了众多知名主播和主持人参与。据官方消息,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集体入驻,如《北京新闻》的主播孙杨。截至发稿前,已有7000多人参与投票。
关于该活动,目前没有太多具体介绍,但可以看到“全民制作人”、“大咖面对面”、“成长基金”等字眼,猜测这些可能是获胜者的奖励。此外,页面下方还提到将有“yoo音乐”、“yoo创演”等赛道即将开启。
在体验“有视频”后,可以发现该平台显然主打头部IP内容,几乎看不到抖音风格的15秒UGC内容。虽然同样是主打PGC,但“有视频”的整体风格与西瓜视频截然不同,定位更加高端,更加重视内容品质。
关于“有视频”的定位和目标,知情人士透露,该平台主打1-5分钟短视频,以女性用户为主,类型类似于“B站+微博”或Instagram的IGTV。同时,官方声明“独家才有补贴,并且比微视高”。据《腾讯短视频内容独家合作案》的资料显示,“有视频”将采购的内容分为三个等级:S级、A级和B级,合作方式各不相同。此外,还推出了“腾讯短视频偶像造星计划”,分为“新生代偶像”和“高潜素人”,并对其发布的视频数量和涨粉指标给予了考核标准。
这份文件还具体说明了“有视频”对内容方向品类的优先级,其中S级为“艺人MV”、“演唱会现场”等与明星相关的内容。优先招募剧本类和明星内容,一上场就要造星,“有视频”似乎意在成为“头部中的头部”,不再像微视一样定位为全民短视频分享平台,而是邀请头部IP和明星搭建一个大舞台,让观众来看内容、看表演。
据了解,“有视频”与腾讯视频的合作十分密切,这也解释了为何其一开始就致力于影视剧和明星的道路。如今,长视频平台也开始关注短视频,优酷推出了电流小视频,爱奇艺推出了吃鲸小视频和纳逗,腾讯视频恰恰缺少了一款承载短视频流量的产品。因此,“有视频”的问世或许还承载着对标优酷、爱奇艺旗下短视频产品的作用。
作为腾讯在短视频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有视频”如何从抖音等头条系产品手中抢夺用户和流量,也成为了这位腾讯家亲儿子的重要任务。
回顾腾讯在短视频领域的布局,2018年第二季度,根据比达资讯的报告,快手和抖音月活跃用户具有明显的优势,居于第一梯队,而头条旗下的火山小视频和西瓜视频紧随其后,是为短视频领域的第二梯队,其余的短视频包括腾讯的微视都是第三梯队。头条在短视频领域的优势十分明显,而腾讯的短视频产品成绩则并不如人意。
为了对抗头条系的短视频产品矩阵,腾讯早就对标抖音、西瓜视频等都推出了自家的产品,只是并没有上演后来者居上的逆袭局面。早在2013年,微视就做了开路先锋,不过出师未捷,15年一度遭遇冷落,之后,微视直接被下线。直到今年3月份,携巨额补贴回归战场的微视才重新受到关注。
重新上线的微视对标的是抖音,两者都是基于UGC、PUGC团队生产的竖屏短视频。腾讯对微视十分重视,甚至将一度高冷的微信的资源都拉了进来。此外,为了对标西瓜视频,腾讯在今年5月上线了“下饭视频”。该产品是一款主推PGC和PUGC内容的横屏短视频,以音乐、影视、游戏为主。
下饭视频如果说以上两个都是腾讯在大众市场的短视频产品,那么在短视频细分市场也有动作。此前,腾讯就上线了主打影视剧分析的速看视频和将相册生成短视频的时光小视频。速看视频主要面对那些热衷于影视剧的用户。这款短视频主打的是影视剧的解说,内容涉及影视无剧透版、剧情讲解、趣味解说、深度解读、讲话片段、幕后揭秘等,对于影视爱好者来说可以说是十分全面了。
时光小视频则是一款能将相册中的照片智能生成短视频故事的产品,功能十分类似于今日头条的“时光相册”。“时光小视频”可以直接读取你手机里面的照片,并且按照时间和地点分成相册,点击相册即可选择主题和音乐,这些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记录和分享生活的诉求。
以上都是腾讯过去在短视频领域的布局,但其实并没有溅起太大的水花。而如今悄然上线的“有视频”选择了与头条系产品进行差异化竞争。该产品最大的特点在于主打全民制作的IP,产品的主要内容是潮人、美搭教学、搞笑等过人才艺的展示,可以说超脱了目前头条系产品的限制。
场妹(订阅号:短视频工场)看到,目前在应用宝上的所有评论皆为好评,并且评论最多的是“内容有意思”、“视频质量比较高”,看来这也是腾讯接下来的一步大棋。
腾讯不断开发新的短视频产品,也是它的一贯作风,利用赛马机制,优胜劣汰,最终实现最大化的胜利。但遇到特能打的头条,这件事就不那么绝对了。此前腾讯高度的重视微视的发展并不顺畅,QQ红包导流和《创造101》明星入驻等战略级扶持都没能让微视迎来相应的高增长。更糟糕的是,微视还爆出了欠薪丑闻。5月份微博上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自己微视工资被拖欠,某些公会方表示,延迟工资发放是由于腾讯方面不承认当时的标准,结算清单和预期相差太多,因此延迟工资发放。补贴政策反复修改、结算周期过于冗长,这些都让很多短视频达人和MCN机构“谈腾讯色变”,而“有视频”能否避免走微视的老路,这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毕竟大家受过一次欺骗之后,要再信任你就难得多了。“头腾大战”战火升级从今年3月份腾讯“复活”微视开始,双方在短视频领域的战争正式打响。随后,腾讯和头条之间的竞争就没有消停过。
要知道,彼时的头条已经手握抖音、火山和西瓜视频三款成熟的短视频产品,但腾讯在短视频领域的布局除了投资快手之外,并没有自研产品。从3月到5月,腾讯曾通过多个理由8次屏蔽头条系产品和公众号文章,尤其是屏蔽了短视频链接。对此,抖音方面对微信紧追不舍,认为微信屏蔽视频链接乃是不正当竞争。但腾讯方面给予的答复是“互联网视频需要整顿”,并表示一视同仁,自家的微视同样在封禁行列。
直到8月28月,不少用户发现微信解封了微视,但仍封禁头条系的短视频产品。虽然腾讯回应称“微信对短视频在平台内的直接播放形式持谨慎态度,目前在对微视中的部分内容(认证账号内容)链接进行测试,后续如条件成熟再对其他短视频外链打开方式做调整”,但难免会让人联想到此举是腾讯在微信生态下为微视扫清所有的竞争对手。
实际上,虽然在重金扶持下的微视来势汹汹,但依然无法阻止抖音凶猛的势头。据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大报告显示,2018年6月抖音的月活跃用户规模为2.07亿人次,而同时期微视的月活跃用户规模仅为0.43亿人次。
因此,腾讯目前并没有一款真正能与头条系抗衡的自研短视频产品。而随着头条系产品不断攻城略地,抖音上线热搜榜、转发功能等,摆明了想做社交;今日头条内测小游戏、西瓜视频进入游戏直播领域等,这些动作都预示着头条系将在更多领域与腾讯开展竞争,而腾讯需要反击,迫切需要一款能在短视频行业站稳脚跟,并能够对抗抖音的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抖音的用户规模已经接近天花板,而且纯粹的竖屏信息流短视频形式虽然容易“中毒”,但时间一长也容易令人感到疲倦。就拿近日走红的“成都小甜甜”事件来看,抖音的算法推荐机制规定了用户只能被迫观看平台选出来的热门内容,用户缺乏自由选择。
随着短视频行业进一步精耕细作,在用户已经养成观看短视频的习惯之后,如何满足用户对于内容、玩法的多层次需求,将成为新入局者能否弯道超车的关键所在。据QuestMobile的数据,用户观看短视频的时间从2016年12月的14分钟提升到2018年6月的48分钟,增长3倍。在用户规模提升的同时,用户粘性也在快速增加。
能否打破腾讯系短视频产品屡屡受挫的魔咒,接下来就看“有视频”的表现了。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7222.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