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三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简称BAT)均已纷纷布局短视频领域,且已有相当时间。这一趋势的出现,标志着短视频行业在信息流泛娱乐产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与长视频赛道争夺版权的逻辑不同,短视频领域的竞争更加复杂,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大报告》,短视频行业用户规模已突破5亿,每2个互联网用户中就有1个是短视频用户。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短视频作为风口产业的巨大潜力。然而,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加强,短视频行业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
回顾历史,当视频网站大战之际,版权监管介入后,行业走向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爱奇艺、腾讯两大平台凭借百度与腾讯的资源优势,逆势崛起。如今,短视频领域在4月份也迎来了最强监管,新一轮的洗牌正在发生。那么,短视频行业是否会重演相似的过程呢?
目前,BAT均已进军短视频领域,相关趋势已经出现。短视频领域与长视频赛道争夺版权的逻辑不同,其属于信息流泛娱乐产业的衍生。在短视频已经进入下半场阶段的情况下,既是机会,也面临着挑战。
QuestMobile调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6月,即时通讯在内的综合产品使用时长均有下滑趋势,而短视频却逆势增长300%。这表明观看短视频正在成为网民越来越重要的娱乐生活方式。然而,从4月份监管出手以来,短视频行业用户整体增长态势急剧放缓。2017年1月,行业整体MAU为2.03亿,2017年12月飙升至4.14亿,翻了一倍,到2018年4月再度飙升至4.76亿,但到7月只有5.06亿。这说明用户增长的规模逐渐到头,且对于短视频内容的消费已经形成习惯。
因此,接下来一阶段,加之监管重压,粗犷的增长方式必然到头。通过差异化竞争,让已有消费短视频需求的用户形成迁移,这也为BAT巨头发力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腾讯微视逆风而上,补足短板
腾讯的短视频布局并不坚定,更多的是以往模仿抢夺其他产品赛道的策略。抖音在头条内部被定义为“视频社交产品”,其高速增长证明了短视频作为社交入口的潜力。这无疑对腾讯构成了威胁,并让微信沦为管道化。一边是抖音的崛起,另一边是腾讯QQ月活的严重下滑。腾讯Q2财报数据显示,QQ月活跃账户数仅为8.03亿,同比去年下降5.5%。这表明腾讯在核心社交产品上的竞争力正在逐渐丧失。
意识到这一问题的腾讯,重启微视,不惜一切代价补足短板。在春节后,微信由腾讯副总裁、即时通信负责人殷宇,以及做出“名品堂”产品全民k歌的大将梁柱联合带队,在SNG(社交网络事业群)体系下另建算法、运营团队主攻短视频,同时给其开放QQ等短视频资源入口——让微视和SNG互相借力,月活6亿的QQ给微视充分的流量空间。根据Questmobile,微视在三个月内实现了日活近500万,此外在今年6月腾讯微视突破4300万月活规模,这也对行业造成了不小冲击。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腾讯达到这一规模并非依靠流量的自然增长,而是依靠流量“强推”,这并不符合腾讯一向产品为王的风格。此外,即使微视有着如此月活,但是后期与腾讯核心产品QQ、微信的整合,前途依然不明朗,这也是腾讯必然要面临的问题。
阿里土豆折戟,但电商短视频依旧有潜力
2017年3月,阿里宣布土豆转为短视频平台。彼时,QuestMoible发布的《移动互联网2017年Q2夏季报告》显示,秒拍以2.86亿月活用户规模数位列第一,快手以1.29亿居第二,土豆以3013万排第三。然而,土豆并没有完成阿里的宏愿,反而掉队越发明显。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6月的日活数据,土豆视频月活规模即将跌出前十,而且环比还在下降中。
尽管土豆失利,但阿里显然不会放弃短视频领域的机会。拥有电商基因的阿里,如若进军电商短视频,则不容小觑。就在今年6月,阿里系短视频产品“电流”也已经在安卓、苹果商店上线。因此,即使土豆在泛娱乐败北,阿里也有可能会在电商短视频领域持续发力,并取得一定成绩。
百度好看视频后发,乘势而上
百度系的好看视频于去年底开始运营,相比于腾讯的逆风,阿里的折戟,百度发力短视频则更为顺利。首先,百度拥有流量,在其日活破1.5亿的百度APP信息流中加入短视频,不仅是百度内容布局的一环,也与有内容消费需求的用户高度契合。
在内容上,百度的运营更偏重PGC运营模式,采取差异化策略,其通过与大量视频KOL以及MCN机构合作,完成了早期内容布局。以好看为代表的横屏短视频是从Youtube就传承至今的手持DV以及网络视频剪辑传统,代表PGC与搬运,能够快速起量、直接变现。
PGC内容的迅速增长使短视频的内容质量不断提升,而优质内容在对流量的争夺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内容为王始终是这个行业不二的“丛林法则”,高质量的专业PGC内容,也驱动广告主愿意进行更大的投入,这也为百度的日后增长埋下伏笔。
除了内容,百度还掌握着大量的数据和算法,在分发上同样有着技术优势。百度有十几年连续不间断的庞大的精准用户数据,可以说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足够多、足够准确的数据才能做出足够精准的用户画像。
在视频识别方面,百度机器视觉技术不只是可以进行图像识别还能分析视频语义,打出深度标签,推荐更智能、变现更有效、审核更高效。通过17年的深度学习,百度拥有一个包含亿级别节点、千亿级别属性和关系的知识图谱。这让百度可以真正做到为用户智能化推送个性化信息,帮助用户更高效的获取信息。
百度AI大数据算法配合多方面因素,为好看视频的用户增长提供充足的燃料。官方相关数据显示,其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亿,可见百度已经收割到这一轮短视频红利,这也将对行业未来也有更为深远的影响。
结语
与以往不同,BAT的短视频之争不再是以往的针锋相对,而是一场各有目的的差异化战争,其入场都有着各自的姿势。对于水逆的腾讯而言,急需通过短视频的成绩来证明自身的实力。而对于阿里而言,更看重短视频为其电商变现带来的价值。而对于百度来说,短视频布局是其内容生态的衍生,短视频战略是百度夯实移动基础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百度的重要布局。在基于信息流优势的基础之上,乘势而上。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7360.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