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领域,竞争激烈,变革无常。去年,快手以其独特的“大众尬舞”风潮独领风骚,然而,春节过后,抖音的“海草舞”迅速崛起,其变化之速令人咋舌。抖音作为后来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用户,其中不乏深度发烧友,他们沉迷其中,甚至通宵达旦,乐此不疲。与此同时,也有人为抵制抖音的诱惑,选择直接删除应用,回归自我。这些用户行为的转变引发了对短视频平台成瘾机制的好奇。
短视频平台,如抖音、朋友圈、微博、知乎以及王者荣耀等,都具备一种共通的成瘾性机制。这种机制的核心在于利用用户的情绪波动,达到操控用户行为的目的。本文将深入剖析抖音如何一步步诱导用户,使其深陷其中,以及用户如何在这种机制下失去自我控制。
成瘾性产品的核心要素包括以下三点:
-
行动触发 用户行动的初始往往源于积极的体验需求。例如,抖音可能因为一则广告、一个朋友圈视频或朋友的强烈推荐而吸引用户。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源自于对快乐的追求和群体认同感的渴望。
-
多变的酬赏 用户下载并打开抖音后,会被推荐页面的热门视频内容所吸引。这些内容经过精心筛选,旨在满足用户的期待感。初次成功后,用户会获得满足感,并继续使用。关键在于,这些酬赏是多变且不可预见的,这激发了用户持续探索的欲望。
-
投入 用户在享受酬赏后,平台会引导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投入,如转发、评论、拍摄视频、建立好友关系或填写个人信息。这些简单的操作流程旨在提高用户行动的效率。用户为了获得社交酬赏(如点赞、评论、关注),会逐渐增加投入,从而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
这种机制导致用户在平台上建立起一系列成就,这些成就成为他们继续留在平台上的理由。平台还会通过推送通知等方式,进一步激发用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用户为何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大脑中存在两个系统:系统1(规划者)和系统2(行动者)。系统1负责长期规划和理性决策,而系统2则专注于即时满足和情绪反应。成瘾性产品正是利用了系统2,在用户感到空虚、无聊或烦恼时,促使他们寻求即时满足,从而逃避负面情绪。
如何摆脱成瘾?以下三种方法可能有效:
-
限制选择 限制用户接触诱惑的环境或应用,例如删除应用或限制使用时间。
-
创造短期利益 通过提供短期激励,如奖励或奖励机制,来对抗成瘾行为。
-
创造惩罚 通过设定惩罚机制,如金钱损失或社交压力,来阻止用户采取成瘾行为。
总之,成瘾性产品并非全然有害,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些产品可能只是消遣,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们可能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用户发现这些产品只是浪费时间,可以尝试上述方法来摆脱成瘾。
本文作者付永承,由我要创富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产品推广服务包括APP推广服务、广告投放平台和龙游游戏等。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7832.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