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手游市场竞争中,“买量”策略已成为头部游戏开发商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手段。根据App Growing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游买量市场分析报告》,以下是对该报告的深度解析与二次创作:
一、头部游戏开发商的买量竞争态势
-
买量主体与市场格局:在2018年第一季度,App Growing追踪了837家开发商的1010款游戏,共计40531个广告投放。其中,IAP(内购)游戏成为买量主体,占比高达91%。广告投放的新入局者占比亦较高,在TOP200款游戏中,首次投放广告的游戏占比46%,其中29%为新上线的游戏。
-
广告投放风云榜:在累计广告投放数Top20的游戏中,天使纪元以绝对优势稳居榜首。宾果消消消、熹妃Q传、西游女儿国、放置奇兵等游戏投放天数长达90天,持续整个统计周期。这些游戏在App Store的表现亦出色,均名列免费榜Top60。
-
营销策略与明星效应:游族网络以粉丝圈层营销打造MMOARPG爆款《天使纪元》,利用代言人刘亦菲的形象进行多渠道、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有效提升了用户好感度。
二、买量巨头盘点
-
买量前三强:在Q1的游戏发行商中,网易移动、游族网络、柠檬微趣成为买量巨头。网易广告投放数排名第一,共有29款游戏参与广告投放;游族柠檬微趣则以其单款游戏的投放力度明显。
-
新游推广策略:网易移动将“买量”作为新游推广的通用手段,以武侠IP《楚留香》为例,第一季度累计投放广告数高达415个,成功挤进App Store游戏畅销榜前6名。
三、移动广告渠道投放趋势分析
-
Unity Ads与腾讯社交广告:Q1期间,31%的游戏投放了Unity Ads渠道,腾讯社交广告(广点通)投放占比有所上涨,表明越来越多游戏厂商开始青睐这些渠道。
-
奖励式视频与信息流广告:奖励式视频成为游戏投放主流渠道,信息流广告中近80%为单图形式。
四、热门分类手游的广告投放策略分析
-
角色扮演与动作类游戏:角色扮演类游戏占比高达29.4%,动作类游戏占比为22.7%,两者合计占比超过50%。
-
用户画像与主力军:角色扮演类游戏的核心玩家为30岁以下年轻用户,男女比例均衡。仙侠/传奇游戏成为角色扮演类游戏投放的主力军。
五、短视频、知识营销、互动试玩等新风口下的买量策略
-
知识营销与知乎:知乎凭借其高知识水平和消费力强的用户群体,成为游戏厂商青睐的投放平台。例如,网易游戏《第五人格》在知乎的投放策略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短视频社交与抖音:抖音以其年轻、潮流、创意的内容特点,成为游戏广告投放的新阵地。腾讯游戏《QQ飞车》在抖音的投放案例显示了短视频社交的强大影响力。
-
互动试玩:有米科技的游戏团队通过互动试玩、互动落地页等元素,显著提升了广告投放的转化率。
综上所述,手游市场的“买量”竞争日益激烈,头部游戏开发商通过多样化的营销策略和渠道选择,不断寻求市场突破。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7917.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