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的用户增长达到顶峰之际,其一系列策略调整,如朋友圈三天可见、清理不常联系的好友等,无不显示出该9亿日活产品的增长已触及瓶颈。为了维持用户活跃度和延长用户生命周期,微信不得不采取减法策略,通过优化留存来促进活跃。与此同时,搜一搜、看一看等功能的浅尝辄止,以及小程序未能成为风口,都反映出微信在防守态势下的逐步退化。
反观今日头条,过去两年间不断拓展其业务版图,沿着短视频、UGC(用户生成内容)和国际化三大战略,积极布局。旗下西瓜视频、火山、抖音等平台均突破2000万日活用户大关,国际化战略亦取得显著进展。明年,头条将全力推进微头条和悟空问答的发展,展现出其强大的战斗动员能力和业绩。
微信与头条的战略差异,不仅体现在自上而下的微信与自下而上的头条之间,更体现在两家公司不同的产品理念、CEO特质、战略能力和战术执行等方面。在团队作战能力上,微信团队被高估,而头条团队则被低估。
以微信的“看一看”功能为例,其上线初期曾引发科技媒体的广泛关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未能对头条构成威胁。尽管微信拥有9亿日活用户,但使用“看一看”的用户数量却不到200万,远未达到预期的2000万DAU目标。这与头条自下而上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
微信的“看一看”在内容源和测试用户群上采用白名单机制,注重账号文章质量和用户教育背景,团队对产品调性尤为重视。然而,其产品入口隐藏较深,缺乏有效的用户唤醒机制,资源调配也不够充分。与头条相比,微信在推荐业务上的投入明显不足。
今日头条则通过机器学习技术打造了强大的算法引擎,以智能匹配为基础,不断创新并超越竞争对手。张一鸣曾表示,今日头条的目标是成为连接人与信息的平台,覆盖所有手机终端,满足用户的一切内容消费需求。
在产品理念上,张小龙强调直觉和感性,认为产品经理应把握用户需求。而张一鸣则更注重数据驱动,以数据量化一切,追求最优解。两位CEO的不同理念,也体现在他们各自公司的产品策略和团队管理上。
微信推崇精英文化,面试流程严格,团队规模保持精干。而今日头条则强调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以数据驱动业务发展。两家公司在人才吸引和团队管理上的差异,也反映了他们对商业和人才的独特理解。
总之,微信与头条在产品理念、战略能力、战术执行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微信在防守中逐步退化,而头条则在进攻中不断进化。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一场产品理念的较量,更是一场商业智慧和团队实力的较量。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8158.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