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用户对某些产品(如公众号)的持续使用行为,实为一个引人入胜的议题。此现象背后,隐藏着一系列深层次的心理学与设计原理。美国畅销书《上瘾:构建习惯形成系统》(Hooked:How to Build Habit-Forming)便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设计逻辑。该书并非探讨心理学或哲学,而是深入剖析了互联网产品如何通过设计原理吸引用户,形成习惯。
书中提出的“上瘾模型”(Hook Model)为产品推广、公众号运营、活动策划及文案撰写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该模型由四个核心部分构成:触发(Trigger)、行动(Action)、多变的酬赏(Variable Reward)和投入(Investment),适用于各类习惯培养。
一、触发
触发是促使用户采取行动的诱因。用户若对产品不感兴趣,则难以形成使用习惯。因此,了解用户期望借助产品实现的目标、使用场景、情绪状态等,至关重要。触发分为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
-
外部触发:如广告、提示语等,如“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内部触发:如心理需求、欲望、情绪等,如满足好奇心、逃避痛苦等。
二、行动
行动是用户在期待回报时的直接反应。提高行动发生率的关键在于触发明显、行为简便、动机合理。
-
触发:激活用户的“渴求”、“痛点”或“兴趣”。
-
行为:降低行动难度,如提供便捷的购买、下载、转发等途径。
-
动机:提升用户动机,如找乐子、免痛苦、找希望、免恐惧、找归属、免偏见等。
三、多变的酬赏
驱使用户采取行动的并非酬赏本身,而是渴望酬赏时的激动感。制造随机惊喜,超出用户预期,是维系用户长期兴趣的关键。
四、投入
投入是指用户为产品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情感等。用户投入越多,越难以放弃产品。
以下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上瘾模型”的应用:
-
学习型社群:通过设定短期目标、提供专业指导、结交朋友、荣誉表彰等方式,激发用户投入。
-
健身类工具(如KEEP):提供便捷的健身指导、丰富的健身资源、社交互动等,吸引用户投入。
-
公众号运营:通过提供实用内容、互动交流、惊喜奖励等方式,培养用户习惯。
总之,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营造良好的用户体验,有助于培养用户对产品的依赖和习惯。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8294.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