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迈入第七个年头,行业格局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线上流量成本不断攀升,红利逐渐消失,众多互联网从业者面临着高昂流量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纷纷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将目光转向线下市场,以期开拓新的流量入口。
近期,饿了么宣布收购百度外卖,交易总额达8亿美元,其中5亿美元用于收购百度外卖,剩余3亿美元作为百度提供的流量入口费用,涉及手机百度、百度糯米、百度地图等平台,期限分别为五年和两年。这一举措标志着饿了么将从百度获得流量支持,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影响力。
在中文互联网领域,流量入口长期以来由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把持。然而,随着今日头条、美团、滴滴等新兴平台的崛起,流量入口的竞争愈发激烈。即便对于饿了么这样的独角兽企业,也必须依赖其他平台获取流量,以满足其发展需求。
以2015年为例,从事奢侈品二手生意的马成因线上流量成本高昂而放弃线下门店,转而发展线上交易平台。然而,高昂的获客成本使得他的平台难以盈利。与此同时,提供上门按摩服务的宜生到家通过与百度合作,虽然获得了免费流量,但不得不以超低价格出售服务,导致每月亏损高达五百万元。
在竞争激烈的留学和教育领域,流量成本同样高昂。某在线教育机构的CEO王润表示,其30%左右的流水都用于购买百度流量,成本之高令人咋舌。游戏行业同样面临流量成本上升的问题,一位游戏投资人士透露,游戏行业平均获得一位重度用户的成本高达50元。
互联网金融领域则是获客成本最高的行业之一。内部人士透露,简理财获取一位理财用户的成本为500元,而借贷宝更是高达1000元。微信大号的刊例价格也在逐年上涨,微播易CEO徐扬表示,微信头部账号的刊例价格已从季度调价变为月度调价,涨幅达到30%-100%。
在这种背景下,流量平台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据36氪统计,腾讯广点通、新浪扶翼、今日头条等平台的流量价格在过去四年普遍翻番。百度在过去六年间的营收从79亿元增长到705亿元,其中大部分收入来自营销广告。
随着流量成本的不断上升,广告主不得不寻求更精细化的投放策略。一位医疗美容业内人士透露,他们最近投入一百万的广告,最终获得了四百万的收入,尽管流量费用高昂,但从业者依然趋之若鹜。
电商行业也开始关注线下市场。小米、京东、三只松鼠等企业纷纷开设线下门店,以拓展新的流量入口。小米之家以27万的坪效在全球仅次于苹果,成为线下零售的成功典范。三只松鼠线下店的毛利率更是比线上高出8%-10%。
线下流量的价值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从楼宇电梯到社区商超,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到无人便利店,线下场景成为新的流量狂欢之地。尽管线上流量仍被BAT、今日头条等巨头垄断,但分散的线下流量为中小玩家提供了更多机会。
总之,随着线上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线下市场正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新蓝海。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流量获取的效率和质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8351.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