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2016年的繁华,2017内容付费将何去何从

2016年被誉为内容付费行业的元年,尽管“元年”的称谓并非绝对准确,但这一称呼确实精准地描绘了2016年内容付费领域的蓬勃兴起。从分答、知乎Live、得到等平台的崭露头角,到喜马

2016年被誉为内容付费行业的元年,尽管“元年”的称谓并非绝对准确,但这一称呼确实精准地描绘了2016年内容付费领域的蓬勃兴起。从分答、知乎Live、得到等平台的崭露头角,到喜马拉雅FM首届“123知识狂欢节”的盛况空前,内容付费业已迅速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

走过2016年的繁华,2017内容付费将何去何从网

2017年2月14日,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对外透露,微信即将推出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功能,再次将内容付费推向了风口浪尖。那么,内容付费为何会爆发?它并非是简单的“新瓶装旧酒”,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首先,内容和内容供给方的变化。以往的内容供给者多为组织,输出的内容面向大众,相对标准化;而现在,内容供给者趋向于个体,提供的内容多为非标准化的知识、信息和经验技能分享。

其次,消费场景及消费体验的变化。过去的内容付费场景多集中在线下、一次性的消费;而现在,内容付费更注重延续性和用户的参与感,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用户可以多维度沟通,甚至从中获得服务。

第三,商业模式的变化。当前的内容付费改变了以往“免费—引流—收费”的模式,用户直接为内容和服务付费,缩短了现金收割周期,商业模式更为稳健。

以共享单车和直播为例,2016年这些风口行业迅速变现,成为成功的商业模式。正是这些变革,使得内容变得更接地气、更有价值。

内容付费为用户在信息碎片化和过载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高效获取有效内容的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内容的生产、传播、复制成本降低,但从中筛选出有价值信息却成本高昂。在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碎片化加剧的背景下,用户对时间成本的关注逐渐超过获取信息的渠道成本,为高效、专业、精准的内容服务付费成为可能。

免费模式的余悸尚存,内容付费或许成为治愈焦虑的良药。据企鹅智库发布的《知识付费经济报告》显示,55.3%的网民有过知识付费行为。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发展和精神需求,新兴中产阶级的崛起也使得中产焦虑日益凸显。对于普通用户,认同的人提供的信息、知识、内容成为了一种美好的“精神鸦片”,暂时缓解了焦虑。

内容付费的未来走向:

  1. 深耕垂直化与社交化,构建内容消费的闭环。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用户注意力和粘性争夺激烈,满足稀缺性或定制服务的内容才值得用户关注和付费。深耕垂直化,满足细分群体需求,找到蓝海市场。

  2. 平衡大众化需求与定制化需求。平衡好内容的大众化需求与定制化需求,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内容生产者以定制形式连接,形成闭环。

  3. 加强用户互动,延长用户满足感。用户付费不仅因为内容,还有认同感、仪式感、参与感等情感需求。内容从业者需加强互动,延长用户满足感,内容社交化成为趋势。

  4. 内容平台与内容社群共存。内容平台追求影响力,内容社群追求深度和粘性。两者将像Android和iOS一样共存,内容平台数量趋于稳定,内容社群数量持续增加。

  5. 内容付费规模不会暴增,但垂直领域将爆发。短期内内容生产者不会大量出现,用户可用的付费时间短期内不会大幅增长。但未来,内容付费的增长趋势不变,垂直细分领域将出现爆发。

总之,内容付费业已开启,未来发展充满可能。我们期待着它在未来的发展中,为用户带来更多优质内容,为内容从业者提供更多机会。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8655.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