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让大中小企业意识到,若没有涉足这一领域,便可能错失时代的脉搏。尤其是教育行业,面对微信裂变增长的机遇,更是对短视频的巨大流量潜力难以抗拒。随着疫情的爆发,在线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快手推出的“停课不停学”活动,抖音的“在家上课”活动,以及平台与教育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了教育类短视频和直播课程的蓬勃发展。然而,在短视频+教育的浪潮中,教育机构在运营过程中容易陷入以下四个陷阱:
陷阱一:运营目标不确定(坑级指数:5颗星★★★★★)
尽管许多运营者声称他们的目标明确,如播放量、粉丝量、粉赞比、完播率等,但这些指标只是过程中的辅助,而非最终目标。在行业交流中,许多教育机构老板对运营短视频账号的目的并不清晰,往往基于跟风或避免损失的心态而行动。在开设短视频账号之前,企业或个人应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 “我为什么要运营短视频账号?”
- “我投入成本想从短视频账号中获得什么?”
- “运营短视频是达成我目标的最佳方式吗?”
教育机构开设短视频账号的目的通常有以下三种:
- 获客目的:通过短视频平台降低获客成本。例如,快手上的高途和跟谁学系列账号,通过PPT/影视混剪内容,以低成本高效地吸引潜在客户。
- 品牌宣传目的:扩大品牌影响力。如抖音上的开言英语、学而思网校,通过塑造固定人设,如“文曲星”,来提升品牌知名度。
- 产品售卖目的:探索新的产品销售渠道。例如,快手上的学而思轻课英语老师和阿柴哥数学课堂,通过短视频内容直接带动产品销售。
陷阱二:在有趣的内容和实用的干货间寻找平衡点(坑级指数:4颗星★★★★★)
教育类短视频内容需要在趣味性和实用性之间找到平衡。过分追求趣味可能导致内容缺乏知识价值,而过于严肃的知识科普则可能缺乏吸引力。例如,快手上的语文账号通过围绕课本内容进行讲解,满足了学生学习的直接需求。而抖音和快手上的教育类爆款视频,往往通过场景演绎引发共鸣,如“学渣和学霸的对比”等。
陷阱三:教育账号只能从0到1做积累(坑级指数:3颗星★★★)
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运营短视频账号,包括收购账号、代运营、利益绑定、达人带货合作以及自孵化搭建团队。每种方式都有其风险和收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陷阱四:忽略短视频+教育的最佳学习平台(坑级指数:3颗星★★★)
B站被认为是短视频+教育的最佳学习平台,其内容体系化和学习资源丰富,更适合学生进行系统学习。相比之下,抖音和快手的内容更碎片化,不利于知识的深度学习。
总结而言,教育机构在运营短视频账号时,应避免上述陷阱,明确目标,平衡内容,选择合适的运营方式,并充分利用B站等平台的优势,以实现短视频+教育的成功转型。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9065.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