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真的是用户增长的捷径吗?

在今年的春节庆典之际,我国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红包福利,金额之巨,创下历史新高。这些福利的提供者,从市值百亿千亿的互联网巨头,到处于A轮B轮的初创企业,无不从自身有限的现金流中

在今年的春节庆典之际,我国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红包福利,金额之巨,创下历史新高。这些福利的提供者,从市值百亿千亿的互联网巨头,到处于A轮B轮的初创企业,无不从自身有限的现金流中拨出资金,以现金形式回馈用户。为何这些企业会如此慷慨地开展“全民福利”活动?其背后的动机在于追求增长。

补贴,真的是用户增长的捷径吗?网

这些以快手、今日头条、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简称BAT)为代表的企业,实则是在背后默默计算,如何将撒出去的资金在未来以更丰厚的回报收回。用户所看到的红包游戏,实际上是企业补贴增长策略的体现。用户能获得的红包金额,与其行为价值密切相关。例如,快手推出的邀请奖励活动,用户需完成特定任务后,方可获得可提现的红包,这本质上是一种按效果付费的机制。

不仅春节红包,如今众多产品都在通过补贴手段实现用户增长。补贴手段在常规增长数据上能够迅速见效,但短期后台数据的提升并不能等同于产品本身价值的提升。从表面到深层,补贴式增长创造的价值体现在:

  1. 初步转化:补贴资金转化为新增与活跃用户的虚拟资产。
  2. 未来价值:根据长期的留存、转化等参数,这些虚拟资产在未来有望变现或增值。

尽管市面上的补贴产品在初步转化方面普遍表现良好,但长期价值往往被忽视,而这却是核心和长期的。

制定补贴方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例如,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既要控制成本,又要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与毅力解决类似车企骗保等问题。

为了保证补贴增长的未来价值,产品方案必须回答两个关键问题:补贴给了谁?能带来什么价值?首先,要明确目标用户。补贴方案应考虑投资回报率(ROI)。例如,春节期间的大厂红包相对慷慨,而日常性补贴则金额不高,条件苛刻。一旦用户达到提现点,继续参与任务的体验与动力会大幅下降,导致大规模流失。

在考虑补贴增长时,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产品的核心业务已经成熟。
  2. 具备需求的潜在用户客观存在。
  3. 补贴能引发当前核心用户对产品的积极传播。

从产品或增长团队的视角来看,确保核心业务的成熟是最重要的,它是有效增长的基本前提。例如,Uber、Airbnb等交易型产品在美国早已采用补贴增长方式。在中国市场,由于在线支付基础设施的完善,内容型产品可以直接将补贴发放到用户的微信余额中。

快手、今日头条等企业,其业务本质上也是双边市场,一方是内容生产者,另一方是内容消费者。基于内容的超高覆盖度和黏性,这些企业拥有巨大的变现潜力。

然而,市面上存在许多仅依靠补贴维持表面数据增长的产品,如刷资讯、短视频领红包等。这些产品缺乏健康的创作者生态和竞争力,只能依靠不合理的ROI维持增长,但基于内容需求的核心留存率极低,当补贴回归合理时,大量用户将直接流失。

为了发挥补贴带来的增长价值,企业需要关注以下方面:

  1. 明确的目标用户群体。
  2. 避免非目标用户的卷入。
  3. 确保核心业务的成熟。
  4. 满足潜在用户的需求。

总之,补贴增长并非用户增长的捷径,而是需要企业在多个方面进行深思熟虑和精心布局。只有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补贴增长才能为企业带来真正的价值。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70129.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