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大潮中,机器人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近期,我国互联网巨头抖音的加入,为机器人赛道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从抖音的机器人研发历程、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无人配送的商业化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一、抖音机器人研发:从电商履约到全面布局
- 抖音机器人研发历程
近年来,抖音在深耕算法技术的基础上,开始涉足机器人领域。为满足电商业务需求,抖音AI Lab团队着手研发机器人,旨在提升仓库分拣、组货和打包货物的效率。据悉,该团队目前约有50人,预计年底扩充至百人。此外,抖音还投资了多家机器人企业,涉及家庭清洁、视觉工业无人车、物流拣选等多个领域。2021年底,抖音成功推出楼宇机器人,为办公楼提供送餐、送快递等服务。
- 抖音机器人布局
抖音机器人团队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物流领域,旨在补齐电商物流短板。去年6月,抖音电商推出“抖超送货上门”业务,由抖音电商部门负责开发。抖音加入自研机器人行列,旨在为抖音超市提供更可靠的履约配送服务,实现电商业务的突破。
二、配送机器人成为大厂标配:行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配送机器人赛道火热,阿里、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以下为三大巨头的机器人研发历程:
-
阿里巴巴:2017年成立达摩院,专注于量子计算、机器学习等领域。2019年发布首款配送机器人“小蛮驴”,并全面进军机器人赛道。截至目前,“小蛮驴”已在全国22个省份落地,累计配送订单突破百万。
-
美团:2020年起投资多家机器人企业,计划投入100亿美元用于研发自动快递车辆、无人机投递等技术。2021年底,美团机器人研究院成立,以“送餐员+无人车+自动配送车”的模式开展配送业务。
-
京东:2016年开始研发配送机器人,目前在全国30座城市投入运营超过700台无人车,打通了末端配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后100米”。
三、无人配送商业化挑战:困于成本与市场
- 投入高,收益低
无人配送机器人虽小巧,但涉及AI芯片、传感器、控制器等高技术要求零部件,制作成本高昂。以亚马逊为例,Prime Air无人机快递每次递送成本至少为484美元,远高于自营物流的运输成本。
- 规模化难题
无人配送行业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实现规模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烧钱换市场的局面难以尽快结束。
- 技术与需求平衡
无人配送发展需在技术不断精进的同时,捕捉用户需求,实现破局。
综上所述,抖音加入机器人赛道,不仅有利于补齐电商物流短板,还能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然而,无人配送的商业化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无人配送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85092.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