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知名电商平台拼多多因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尤其是傍名牌、山寨产品,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8月1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监管部门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标侵权、虚假宣传和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实施全链条打击,将“傍名牌”等行为列为重点打击对象。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尽管监管力度加大,侵权假冒商品在网络平台上的身影依然活跃。
一、抖音成展示假货的橱窗
抖音作为我国短视频平台巨头,日活用户超过1.5亿,日均播放量超过10亿。然而,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抖音平台的流量优势,将假冒伪劣商品作为展示橱窗。例如,记者在抖音平台上搜索“包包”“手表”等关键词,仍能在推荐位看到售假视频。这些视频通过展示假冒奢侈品,误导消费者。
二、1688网成假货工厂招代理的渠道
阿里巴巴旗下的1688网是全球最大的采购批发平台,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商家利用1688网寻找代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这些商家在店铺中打出“广州实力工厂放货”“专注代购版”等广告语,通过暗语进行商品搜索,如“驴包”代表LV、“B家”代表Burberry等。
三、闲鱼平台揽散客,售卖正品包装
闲鱼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二手闲置交易平台,也成为一些不法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渠道。一些商家以闲置之名出售高仿商品,甚至兜售奢侈品包装。例如,一个专柜纸袋可以卖到40元,一个名牌包包的防尘袋可以卖到50元。
四、微信交易隐匿,假货蔓延于微店
记者通过1688网添加了数十位微商的微信,发现他们销售高仿商品的套路基本一致。为了规避封号风险,微商们经常将“看货号”和“下单号”分开,并在风声较紧时隐藏实拍图和上身图。同时,微商们还找到了新的销售阵地——微店等微商平台,在这里,他们大胆地上传带标的商品细节图。
五、老白云高仿圈,借微商复燃
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广州白云皮具高仿商圈,随着微商的崛起,再次生意兴隆。大量假冒伪劣商品从广州白云批发市场和广州三元里越丽皮具城出货,成为勾连线下制假工厂和线上售假商户之间的中转站。
针对上述问题,IT律师赵占领表示,判断网络平台是否承担侵权责任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证据证明网络平台对于用户的侵权行为属于明知或应知。例如,对侵权信息进行广告推广、推荐置顶等情况,平台就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总之,打击网络平台上的侵权假冒商品,需要监管部门、电商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努力。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电商平台应加强自律,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购物环境。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96068.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