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零售概念的兴起,众多电商巨头如阿里巴巴、京东以及传统零售巨头如永辉超市等纷纷探索“超市+餐饮”的融合模式。然而,盒马鲜生开业三年后首次关店、超级物种亏损高达10亿、美团小象生鲜仅保留两家店铺等事件,揭示了餐饮新零售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苏宁旗下的苏鲜生选择转型,采用“超市+快餐”的新模式,将三分之二的空间用于餐饮服务,旨在满足白领人群的餐饮需求,并打造接地气的美食广场,以平民化的价格提供刚需高频的餐饮服务。
苏宁苏鲜生:从生鲜超市到美食广场的华丽转身
苏鲜生,作为苏宁易购于2015年推出的线上生鲜品牌,最初以精品超市路线为主。2017年12月,苏鲜生正式落地线下,经过一年的探索,于2018年7月26日升级为2.0版本的“生鲜超市+快餐”模式,并以美食广场的形式呈现。位于北京慈云寺的苏宁易购门店,将原一层的电器区域改造为苏鲜生2.0版本。
苏鲜生的经营策略与特色
-
黄金地段,餐饮为主:苏鲜生选址于写字楼一层,紧邻大型购物中心,周边办公楼密集,人流密集。餐饮区域占整个店面的三分之二,分为中间的美食广场、前面的生鲜板块和后面的零售板块。
-
多样化餐饮选择,价格亲民:苏鲜生提供正餐、小吃、茶饮等多种餐饮选择,如煎饼果子、凉皮等小吃仅售6元一份,霸蛮米粉等品牌档口,以及日料、沙拉、精酿啤酒等。价格区间覆盖了从平民化小吃到中高端日料,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
“食堂”模式,满足白领需求:苏鲜生引入类似“食堂”的打饭模式,提供按份售卖的小份菜和套餐,人均消费在20-30元之间,非常适合上班族。
-
包房服务,满足聚餐需求:苏鲜生还设有可容纳14人的包房,满足白领或商务人士的聚餐需求。
苏鲜生的竞争优势与挑战
尽管苏鲜生拥有苏宁强大的线下门店资源和成熟的选址优势,但其能否成功仍面临挑战。与盒马鲜生等竞争对手相比,苏鲜生在模式、客群和入驻品牌方面存在差异:
-
模式不同:苏鲜生采用美食广场模式,而盒马鲜生则以海鲜店模式为主。
-
客群不同:苏鲜生主要针对周边1公里内的写字楼客群,提供刚需高频的工作餐,而盒马鲜生则锁定消费实力较强的周边居民。
-
入驻品牌不同:盒马鲜生主要引进知名餐饮品牌,而苏鲜生则更多引入品牌化程度较低的商户。
总结
“超市+餐饮”的模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成为电商巨头和零售大鳄争夺市场的焦点。苏鲜生以其独特的经营策略和接地气的价格定位,在餐饮新零售领域寻求突破。然而,能否成功,还需市场检验。苏宁的“超市+快餐”模式能否跑通,值得期待。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504784.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