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餐饮业中,诸多从业者常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生意不景气,却难以找准症结所在,更遑论有效改善。这种情况下,任何未能抓住主要矛盾的改进都将是徒劳无功。本文将基于营业额的基本公式,深入剖析影响生意下滑的两个关键指标。
营业额的计算公式为:营业额 = (新客户 + 老客户)x 客单价。从该公式中可以看出,营业额的高低主要受新客户和老客户数量以及客单价的影响。其中,新客户的数量与进店率密切相关,而老客户的数量则与复购率紧密相连。因此,营销活动的核心应聚焦于提高进店率和复购率,任何偏离这两个核心指标的营销策略都应被视为无效。
那么,如何提升进店率和复购率呢?以下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进行阐述。
案例:一家位于上海的150平方米牛肉火锅店,以现切鲜牛肉为卖点。开业初期,因开展促销活动,生意颇为红火,日营业额达到6000多元。然而,随着促销活动的结束,营业额开始急剧下滑,生意陷入困境。店主一度怀疑是选址或菜品选择出现了问题。针对此情况,我提出了以下改造方案:
- 将切牛肉的场景从后厨移至门口,设置明档展示;
- 邀请两位大妈在玻璃橱窗内摆盘,将牛肉一片片码上盘子;
- 在橱窗内熬制大桶高汤,放入牛大骨;
- 在餐厅门口挂上牌子,标明牛肉配送时间。
经过我的简单改造,该客户的日营业额从2000元提升至12000元。实际上,我并未对店铺进行大规模改造,也未更换菜品或装修风格,只是帮助其更直观地展示店铺特色。
此案例旨在说明,很多时候,并非产品本身存在问题,而是未能向消费者正确传达产品价值。在经营品牌或推广新品时,缺乏有策略的表达方式,导致消费者无法正确感知产品价值。试想,如果消费者对产品优势一无所知,又怎会愿意尝试并回购呢?
进店率和复购率的提升,取决于顾客对产品价值的感知。阿基米德曾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有策略的表达方式,正是撬动市场的支点。在此,我想引入一个概念——价值感知力。
价值感知力是指:通过向消费者传达产品价值的方式及渠道,使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记忆深度和强度得到提升。价值感知力的打造,旨在让价值信号量化传输,从而提升进店率和复购率。
以下通过两个经典案例,感受价值感知力在餐厅中的应用。
案例一:中式快餐榜首——老乡鸡
老乡鸡作为安徽最大的连锁快餐品牌,荣登中式快餐榜首。尽管其品牌名和logo设计并不出众,但通过门店多次迭代,我们发现其在价值感知力打造方面不断努力。
- 门头设计:简洁的“老乡鸡”品牌名和“全国800家直营店”宣传语,用数据展示企业实力;
- 内部空间设置:全开放式明档厨房,还原“家的味道”,现切现炖,保持鸡汤新鲜感;
- 电视轮播图:展示食材来源,传递“绿色又健康”的信号;
- 调味料展示:用大牌调味料展示,让消费者放心食用。
案例二:新锐餐饮品牌——金戈戈香港豉油鸡
金戈戈香港豉油鸡通过以下方式打造价值感知力:
- 明档设置:将烹饪好的鸡挂在橱窗前,吸引顾客;
- 海报墙:展示“2019美食必吃榜”和豉油鸡的特色;
- 菜单设计:罗列招牌菜,并配以小字介绍特色和亮点;
- 发光牌:提示“香港豉油鸡,每45分钟敲钟,新鲜出锅”。
价值感知力打造方法:
- 具体交付物:展示产品特色,如性价比、新鲜度、特色菜等;
- 可视化表达:通过视觉展示卖点,如菜单、海报、食材展示等;
- 量化表达:用数字量化产品特色,如制作时间、工序、食材来源等;
- 第三方夸赞:展示获得的奖项、排名、顾客评价等。
总之,价值感知力打造的关键在于找出与消费者共鸣的价值主张,并通过正确的传递方式,让客户对产品价值进行量化评估。商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消费者购买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产品。作为经营者,应关注价值信息的正确传递,摒弃传统的大白话宣传,以价值感知力打造为核心,提升进店率和复购率。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原创声明:本文作者三木,由餐饮界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餐饮界,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果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511006.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