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容社区领域,电商化已成为一种高效的流量变现途径,同时也是向资本市场展示其盈利模式和商业价值的关键策略。然而,内容社区在探索电商的道路上,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陷阱。以B站为例,其近期推出的直播带货活动“小黄车”便是其电商布局的一部分,旨在构建一个直接付费购物的直播渠道闭环。这一举措与知乎、小红书等平台在电商领域的尝试不谋而合,但也揭示了内容社区在电商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一、知乎与B站的电商之路
知乎在2021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中显示,其电商业务成绩显著。截至9月30日,知乎带货内容产生的商品交易总额达到49.7亿元,同比增长92%;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31%,转化率高达200%。知乎自2019年9月推出内容带货功能“知乎好物”以来,用户在回答、文章中插入商品卡片即可获得返佣。2020年开始,知乎大力推广直播,并在KOL账号下方增设“商品橱窗”板块,标志着其直播电商的起点。2021年7月30日,知乎自营电商“知乎知物”上线,首批5万件挂耳咖啡迅速售罄。尽管知乎在尝试周边、书籍、鲜花等商品时并未取得显著成效,但其电商化进程仍在稳步推进。
B站的电商路径与知乎相似。尽管两者在表面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本质上都拥有社区化、专精化的内容生态。除了广告收入和增值服务外,电商业务成为两者共同的重中之重。B站的电商入口包括会员购、UP主主页的“推广橱窗”以及与淘宝合作的“悬赏计划”。目前,知乎在带货方面已有一定经验,但自营卖货尚处于起步阶段,而B站在周边、门票等ACG娱乐领域的电商化已取得一定成效。
二、内容社区的三个电商陷阱
- 商业流量与内容流量难以融合
知乎和B站作为高净值内容社区平台,用户流量以“内容流量”为主,平台需为用户提供有效价值,而非充斥着营销话术的商业流量。在内容电商模式中,平台容易在内容和商业之间选择有利于营收的部分,从而导致商业流量与内容流量难以融合。
- 消费心智需要搜索习惯
搜索是引发消费转化并植入消费心智的关键行为。目前,女性用户搜索习惯转移路径为微博-知乎-小红书,男性用户则为百度-知乎-B站。内容平台需经历意向解读、推荐相关、安利种草、实现转化等环节,完成一次搜索行为到消费行为的转化,成本远高于电商,且容易被忽视。
- 内容制作端口与商业变现入口不匹配
内容输出能力是内容电商的核心。丁香医生、年糕妈妈等平台凭借自身内容输出团队和专家团队,实现了从内容到电商的顺利转型。而知乎和小红书等平台在电商化过程中,内容氛围受到商业变现入口的影响,导致其原本的“高知”、“精致”氛围逐渐解体。
总结而言,电商化对于内容社区而言,既能带来可观产出,也可能导致价值损失,甚至影响社区内容文化的根基。在电商化进程中,内容社区需谨慎考虑,避免陷入陷阱。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513933.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