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平台如抖音的迅猛发展背景下,其用户群体尤其是年轻用户的社会经验相对不足,成为了诈骗分子眼中的“肥肉”。根据360安全大脑的数据分析,不法分子针对短视频用户实施的网络诈骗手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以下是对短视频用户常见诈骗类型的深入探讨:
诈骗手法类型分析
一、付费购买“赞”
据360猎网举报平台的数据揭示,近期频繁发生的抖音“刷赞”欺诈事件中,诈骗分子利用用户追求虚荣的心理,声称能够通过技术或人工手段提供“刷赞”或“刷评论”等服务,以此诱骗用户支付费用。
二、兼职点赞员诈骗
在360安全大脑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手机生态报告》中,兼职诈骗事件占比高达13.3%,涉案金额累计145.5万元。随着网络热门话题的演变,诈骗形式也从“快递录入员”、“小说打字员”等转变为“抖音点赞员”。
三、虚假网络借贷广告
不法分子在抖音平台上以提供网络借贷、测试借贷信用分等为由发布视频,实施诈骗活动。同时,平台上也出现了大量冒充“支付宝”、“蚂蚁金服”等知名公司和机构的虚假账号,误导用户。
四、虚假抽奖活动
近期,部分视频平台上出现了一批“抽奖账号”,通过发布热门视频并承诺“免费领取苹果手机”、“领取萌宠”等诱饵,诱导用户添加微信,随后以“快递费”、“手续费”或“所得税”等名义骗取钱财。
安全防范措施
为应对上述诈骗手法,360安全大脑提醒短视频平台用户应提高信息安全意识,遵循以下安全原则:
- 不轻信官方标识:对于未带V标识的自称官方账号,应保持警惕。
- 保护隐私信息:不向任何人透露验证码、手机号等敏感信息。
- 谨慎点击链接:不随意点击可疑链接或扫描二维码。
- 避免账号交易:不买卖账号。
- 谨慎添加好友:不随意添加站外好友。
官方安全提示
抖音短视频官方也发布了安全提示,指出近期有假冒官方客服电话和官方邮箱的诈骗行为。抖音官方已将相关证据提交给公安机关,并呼吁用户不要轻信网上搜索到的“客服电话”和“客服邮箱”。
抖音官方还公布了五“不”原则,以帮助用户远离诈骗:
- 不认错官方标识。
- 不透露隐私信息。
- 不点击可疑链接。
- 不买卖账号。
- 不随意添加站外好友。
综上所述,短视频平台用户在享受便捷娱乐的同时,也应提高警惕,防范网络诈骗,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658772.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