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用户数量庞大,其商业潜力不容小觑。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网络诈骗活动,其中不乏针对在校大学生等特定群体的诈骗行为。以下是对相关现象的深入分析与二次创作:
近年来,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尤其在抖音等社交平台上,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据调查,大学生群体,如杨悦等,已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受害者之一。通过对微博、贴吧等大学生集聚的综合社交平台进行搜索分析,可以发现校园已成为网络诈骗的重灾区。
以某诈骗软件为例,其售价98元,若按此计算,涉案金额已接近千万级别。这还未包括那些二次受骗,花费118元继续升级VIP服务的受害者。诈骗者不仅瞄准了受害者的本金,还可能收取所谓的“会费”等额外费用。那些声称“刷单日入800”或分享“赚钱亲身经历”的言论,往往掩盖了诈骗者日入八千、八万的真相。
在杨悦所在的群中,一些受害者甚至有机会接触到诈骗者。在一系列任务群之后,存在一个鲜为人知的“推广群”。这些推广群通常由那些不甘心被骗,继续拉人入伙的新诈骗者组成。他们通过拉人头分提成的方式,成为骗局的传播者。在终端诈骗团伙的严格管控下,新诈骗者必须完成业绩才能不被淘汰,但同时也被诈骗团伙所剥削。
例如,一个名为“工作6群”的群组,已有近两千人加入。群内一位昵称“今日值班”的年轻女性用户会首先确认应聘者的职业和年龄是否符合要求。猎云网作为一家聚焦TMT领域创业创新报道的新媒体,曾报道过类似案例,揭示了网络诈骗的复杂性和隐蔽性。
诈骗团伙为了提高诈骗成功率,往往在试做阶段将钱款真实有效地打给受害者。然而,这种低劣的诈骗手段并非无人察觉。杨悦透露,在意识到自己受骗后,有人曾在任务群中公开表示上当受骗,但很快就被“踢出群”。
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在近年来迅速崛起,用户规模已超过3亿。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度大报告》,短视频用户月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量占比高达33.1%,抖音、快手等头部短视频产品用户规模也超3亿级别。然而,这也为网络诈骗提供了新的土壤。
在网红孵化、买粉、刷评、上热搜等常规操作中,抖音、快手等新平台上的诈骗手段与微博等老牌平台如出一辙。网络兼职诈骗的套路通常包括交会费、做任务,以及鼓励“收徒”式的拉人头获利。最终,受害者不仅自己被骗,还可能连累朋友,甚至沦为骗子的帮手。
因此,面对网络诈骗,公众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应提高警惕,切勿贪图小利,一旦发现与付出极不相称的回报,应立即提高防范意识,避免轻易向对方转账汇款。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加强对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660021.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