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3年,我国福建省龙岩市,一个充满创新氛围的家庭迎来了张一鸣先生的诞生。他的父亲,曾是市科委的公职人员,后赴东莞创办电子产品加工厂;母亲则是一位护士。在这个家庭中,与当时事业单位家庭普遍的严格管教不同,张一鸣的父母给予了孩子极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从小便能够自主探索人生的方向。
张一鸣的童年,伴随着父母谈论国外朋友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虽然难以确切判断这种家庭氛围是否影响了他的未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宽松的成长环境和早期接触商业,让他对商业世界与创新之间的联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众人眼中,极客的童年应是立志成为科学家。然而,张一鸣却以自己的经历颠覆了这一认知。他说:“在大学时,我就想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芯片或药物。科学家的梦想在我小学时就已经消逝。”中学时期,虽然化学成绩优异,但他对化学实验课并不感兴趣,认为这些繁琐的程序既琐碎又危险。
在大学期间,他选择了微电子专业,后转至软件工程。这种不甘于平淡、重复的性格,在他日后的创业生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大学毕业后,他曾短暂加入微软,但很快因不满大公司缺乏明确目标而选择离职。
张一鸣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信息组织与分发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酷讯工作期间,他亲身经历了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为了购买一张火车票,他利用午休时间编写了一个小程序,实现了自动搜索和短信通知功能。这个小程序极大地提高了他的购票效率,也让他开始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发现信息。
南开大学毕业后,一位师兄邀请他共同创业。张一鸣被这种简单、纯粹的对话方式所吸引,两周后便决定加入。这种招聘方式至今仍影响着他的团队建设。
张一鸣的职业履历多数与技术相关。他曾参与五家公司的创业,其中两家是自己创立的。2005年,他带领团队开发面向企业的IAM协同办公系统,但由于市场定位失误,创业失败。2006年,他加入酷讯,全面负责搜索研发,后担任技术委员会主席。2008年,他离开酷讯加入微软,学习大公司的管理方法。
在酷讯工作期间,张一鸣编写了一个小程序,实现了自动搜索和短信通知功能,极大地提高了他的购票效率。2009年,他创办了垂直房产搜索引擎“九九房”,涉足移动开发,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2011年底,他辞去九九房CEO职位,开始筹备“今日头条”。
2012年,张一鸣意识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决定创办字节跳动(bytedance)。他带领团队开发的“今日头条”手机应用,成为国内增速最快的新闻客户端。除了“今日头条”,字节跳动旗下还有“内涵段子”、“搞笑囧途”等多款应用,覆盖了新闻、娱乐、漫画等多个领域。
张一鸣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导致人们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信息获取方式将不再是传统的人工编辑模式,而是更加智能和个性化的自动化推荐。今日头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机器分发,基于大数据和算法进行个性化推荐,它不仅是一个新闻客户端,还是信息分发平台,一家具有媒体属性的科技公司。
如今,字节跳动团队已有300多人,其中50%负责技术和后台运营。他们90%都有过在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经验,一半是张一鸣曾经的同事。2012年7月,今日头条获得SIG海纳亚洲等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2013年9月获得DST等数千万美元B轮投资;2014年6月3日,完成C轮融资,由红杉资本领投。2018年11月,陈林接替张一鸣担任今日头条CEO一职。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663501.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