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各大互联网平台为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纷纷拓展服务场景。抖音近期推出的网页内测版,恰与不久前微信PC版朋友圈的上线遥相呼应,引发行业对于互联网巨头为何在此时对PC端如此关注的探讨。事实上,不止抖音,快手、好看视频等平台亦纷纷布局网页版。回顾历史,快手网页版早在2011年便以“GIF快手”的名称问世,主要用于GIF图片的制作与分享。经过数年发展,现已成为以短视频为主的综合视频网站。在移动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之际,抖音布局网页版背后的深意引人深思。
互联网行业当前的主旋律可概括为“存量增长”。在内容平台层面,这表现为各平台流量的“内卷”现象:存量用户有限,任何平台的流量增长都意味着其他平台的流量减少。在此背景下,PC端被视为一块“盐碱地”,其流量价值重新被挖掘。正如下沉市场起初不被看好,但随着优质场景的抢占,其价值逐渐凸显。PC端仍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据艾瑞数据显示,2019年移动互联网月活独立设备为13.8亿,PC端月活用户规模达到5.1亿。
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在移动时代崛起,相较于优爱腾、B站等拥有PC时代经验的视频平台,在PC端的影响力相对较弱。然而,PC端5.1亿的流量池,对于这些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平台而言,可能意味着新的增量。从用户角度来看,用户注意力在时间与空间上分布不均,PC端成为用户获取内容的重要渠道。
抖音上线PC版,或许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用户“摸鱼”的需求,更可能是出于内容生态布局的考量。从技术角度看,宽带网速的增长和硬件配置的提升,使得PC端体验流畅度不输移动端,画质清晰度更高。此外,网页版视频上传限制较少,为创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对于短视频平台而言,PC端不仅是内容创作的重要平台,也是中长视频内容延展的关键。从各平台网页版入口布局来看,反映出对未来视频内容平台发展的不同思考。例如,抖音网页版首页内容简洁,用户注意力集中在视频封面;快手网页版则增加了同城、长视频、电影等标签分类,信息密度较高。
短视频平台进军PC端,反映出视频媒介“冷热交融”的大趋势。冷媒介强调信息传递明确,而热媒介则更注重直观感受。用户需求多元化,既需要热内容,也需要冷内容。短视频平台布局PC端,意味着内容分发阵地拓展,覆盖用户增多,流量池扩大。
从商业角度看,视频平台追求“不选择、全都要”的心态,以包容不同用户群体和流量属性,从而在存量中寻找增量。对标YouTube,国内短视频平台在工具、内容、流量等方面构建完整生态,以应对国际竞争。
总之,推出网页版,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的企业而言,是一次“补课”也是战略延展。未来,更多移动互联网企业可能“反向”布局PC端,其效果仍需时间验证。至于哪些企业会布局PC端,如拼多多、微信视频号等,还需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和企业战略进行判断。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672764.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