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对抖音平台销售商品进行的抽样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商品的比例竟高达60%。这一数据来源于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与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于3月12日联合发布的《全国部分消协组织2020年比较试验汇总分析》报告。报告揭示,线上采样的商品不合格率显著高于线下采样,表明线上购物环境中的商品质量监管面临严峻挑战。
具体来看,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对中消协及北京、上海、深圳等消协组织在2020年测试的1191件商品进行了分析。其中,线上采样832件,不合格322件,不合格率为38.7%;线下采样359件,不合格110件,不合格率为30.64%。线上采样商品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线下。
在832件线上采样商品中,不同平台的不合格率各有不同。例如,小红书采样14件,不合格4件,不合格率为28.57%;淘宝天猫采样207件,不合格73件,不合格率为35.27%;1号店采样10件,不合格4件,不合格率为40%;唯品会采样75件,不合格31件,不合格率为41.33%;抖音采样10件,不合格6件,不合格率为60%。值得注意的是,网易严选的11件采样商品全部合格。
家用电器类商品的不合格率最高,达到73.86%,主要问题集中在产品性能不佳、耗电量大、标识不规范以及设计结构存在安全隐患等方面。其次是家居产品、日用百货和房屋建材类样品,不合格率分别为56.02%、44.74%和40%。儿童用品类样品不合格率为28.27%,服装鞋帽类样品不合格率为26.9%,电子产品类样品不合格率为10%。
在儿童用品类中,部分样品的不合格问题尤为突出。例如,潮范网布童鞋被检出邻苯二甲酸酯超标100倍以上,而邻苯二甲酸酯可通过呼吸系统和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干扰内分泌,对男婴的生殖系统发育构成危害。此外,30件儿童运动头盔中有19件不符合国家标准,问题主要集中在佩戴装置强度性能、头盔吸收碰撞能量性能、头盔重量等方面。
针对线上商品不合格率较高的问题,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平台内商品不合格率较高,可能表明平台在规则制定、日常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或存在把关不严、管理不力、责任不强等问题。他建议平台增强法律和责任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销售假冒伪劣行为。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成员、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强调,平台对平台内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的监督存在不足,未能有效履行平台义务与主体责任。他建议平台强化治理,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动态监督,并及时采取措施制止不合格商品的销售。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会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起草人何山认为,网络商品不合格率较高,主要原因是电商平台的责任较轻。他建议加大平台的责任划分,对于明知或应知平台内销售假冒伪劣行为的,平台应承担连带责任,并允许消费者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惩罚性赔偿,以使平台承担与其地位或获利相称的责任义务。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687939.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