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互联网市场出现了一项引人注目的趋势:众多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力度布局种草赛道。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各大巨头竞相学习小红书的种草模式?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一、淘宝、抖音、知乎等巨头集体发力种草
近期,小红书凭借谷爱凌的走红在中国市场再次掀起热潮。谷爱凌作为多个品牌的代言人,在以种草内容闻名的小红书上频繁露面。小红书的Slogan也从“找到全世界的好东西”悄然改为“2亿人的生活经验”,这表明其在品牌策略方面的转变。谷爱凌成为小红书品牌代言人后,在平台上分享了滑雪装备、训练视频等内容,实现了营销与品牌形象的重塑。
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加入种草赛道。1月24日,淘宝推出兴趣社群App“友啥”,以兴趣驱动社交,打造类似圈子的互动平台。1月20日,知乎举办首届内容生态伙伴大会,发布多项计划吸引创作者和MCN加入,重点布局从内容到用户消费决策的内容营销。1月5日,抖音App测试“种草”一级入口,采用图文和短视频两种内容形式。
二、巨头们为何都要做小红书?
- 种草成为广告主对接消费者最佳方式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企业拥有海量流量,但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变现方式。广告市场增速放缓,各大互联网巨头面临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种草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种草具有代入感强、引发消费者共鸣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发力种草。
- 种草模式实现平台内部资源转化
各大互联网巨头在种草业务布局上,大多采用在原有优势APP基础上开辟种草社区的模式。通过给予足够的流量和权重支持,将原本散布在APP内的流量或消费者自主购买的“自来水”构建成自我循环的市场逻辑,实现流量到收入的转化。
三、巨头们为何还未超越小红书?
- 原有平台属性与种草匹配度问题
任何巨头都有自身的平台属性,但种草的核心是内容。内容属性不强的平台种草难度较大,而内容属性强的平台也不一定适用。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内容构建与商业的桥梁。
- 种草社区氛围的重要性
小红书的崛起源于内容社区的分享,而非单纯的种草。一个真正不错的内容社区才能种草种得好。
- 吸引UGC的难度
各大巨头在流量、技术等领域强于小红书,但UGC(愿意分享种草体验的达人们)是小红书最核心的资源。只有足够能产出优质内容的人才能在种草中形成自身的优势。
总之,巨头们做小红书是一个必然趋势,但能否做好取决于平台在商业与内容这两条线之间跳舞的能力。只有平衡好这两者,才能真正在种草赛道上取得成功。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691325.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