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小程序风靡一时的背景下,探讨企业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似乎显得有些过时。许多人认为,公众号时代已然落幕,付费订阅、直播以及多平台布局才是未来的趋势。然而,企业是否仍需打造公众号?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对企业而言,公众号依旧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载体方面,微信日活跃用户近7亿,庞大的用户基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相较于微博,微信的内容生态更为健康且具有强大的商业价值。在环境层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的逐渐消失,流量成本不断攀升,公众号成为了一种性价比高的用户获取途径。在功能上,公众号在品牌建设、关注渠道、二次教育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小程序的即时性形成了鲜明对比。
尽管许多企业和应用已经认识到公众号的重要性,并投入了大量精力,但运营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许多企业陷入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阅读量低→认为粉丝数量不足→付费进行营销活动以增加粉丝→粉丝数量有所提升→阅读量短暂上升→随后又恢复原状→粉丝快速流失→阅读量和粉丝数逐步回落。那么,如何才能突破这一困境,打造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公众号呢?
首先,企业需要升级思维方式,从执念中解脱出来,采用用户思维。所谓的渠道思维,是指尽可能地锁定一批用户,在公众号内进行反复的洗脑和转化。而用户思维则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从而吸引与之相匹配的用户。企业公众号往往过于关注粉丝数量,认为粉丝越多越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流量越大,价值越大。实际上,渠道思维的有效性建立在市场闭塞的基础上,但如今信息愈加丰富,用户离开变得愈发容易,因此很难将用户圈在一个固定的池子里。
正确的方法是采取用户思维,以用户为核心。这时,公众号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核心用户数、用户质量以及对用户的影响力。粉丝数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打造有价值的产品,并与用户的使用场景相匹配。例如,公众号“42章经”虽然粉丝数量不多,但其内容质量极高,行业影响力广泛,因此依然能够吸引大量精准用户。
其次,企业需要升级价值观,不再单纯地迷信粉丝数量。实际上,重要的不是粉丝总数,而是有效粉丝数,即核心粉丝。冷兔和罗辑思维虽然粉丝数量庞大,但商业价值却大相径庭。冷兔只能偶尔接H5广告,而罗辑思维却能与各类品牌深度合作,对用户消费产生强烈影响。
最后,企业需要升级方法论,实现精准定位,保质而非保量。明确产品功能,保持清晰定位是关键。不少官方公众号给人的感觉就像企业的官网,满眼都是企业的奖项和愿景,这些内容对公司间合作或许有价值,但对用户而言却价值有限。此外,公众号的内容推送频次也应适当减少,以保证内容质量。过量的推送会造成信息打扰和阅读压力,反而容易引发用户的反感。
综上所述,微信公众号对企业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要想最大化公众号的价值,企业需要在内容更新、推广和维护等方面付出更多努力。只要坚持去做,付出总有回报。正如马海祥博客所言:“将公众号作为产品去设计,清晰定位,匹配场景,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只要做到这些,涨粉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712404.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