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违规文章曝光台的最新数据显示,十月份共有38,609篇文章被判定为违规,涉及公众号数量达到16,010个。若以这些公众号的违规行为进行换算,我们发现其平均违规次数竟高达2.4次。这一数字令人震惊,因为通常情况下,公众号一旦第二次违规便可能面临封号一周的处罚,若第三次违规,则可能被封号两周。然而,这一平均数值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部分公众号因违反微信官方规定而被阶梯处罚,甚至永久封号的严重后果。
微信官方对于公众号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容忽视。近期,欺诈类违规文章的数量呈现出激增的趋势,再加上谣言和诱导分享类的文章,其总占比已经超过了70%。在对违规删文的16,010个公众号进行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约80%的公众号因20%的违规文章而受到处罚。因此,橙子决定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案例一:《日本屎宴》
背景:超过3000个公众号因这篇文章违规,在搜狗微信上进行关键词检索,仅找到百余条相关信息。该消息源自2004年的网络恶意造谣事件,视频并非来自正规的新闻媒体机构,而是类似于小道消息的爆料。视频中的图片看似连贯,但实际上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尽管视频后半部分呈现出连贯的场景,甚至在最后一幕出现了日语和点餐卡,但图片的选择更多是为了配合视频中的声音。
点评:该文章的标题极具冲击力,给读者的正常认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点击率和传播率均非常高。部分运营者为追求阅读量而选择铤而走险,却忽视了微信官方对谣言文章的严厉处罚。
案例二:《你已被移出群聊》
背景:超过5000个公众号因这篇文章违规,在搜狗微信上进行关键词检索,存在数万条相关信息。该文章属于煽动用户分享的类型,通常在文章上方添加“看完点击”上方蓝字” 看下集”或在文章下方添加“分享到朋友圈”的提示。这种诱导关注的方式分为三类:强制、利诱和胁迫、煽动。本篇文章符合后两类的特征,通过“看下集”诱导用户关注属于利诱,而文末的“分享到朋友圈”则属于胁迫、煽动。
点评:诱导关注曾是最早的增粉手段,但由于其危害到微信生态而被禁止。尽管如此,仍有不少运营者仍在使用这种方法。但从增粉的风险性来看,这种方法带来的后果过于严重,橙子更推荐运营者通过爆文或活动来进行增粉。
案例三:《中国最无前途的七个城市》
背景:超过2000个公众号因这篇文章违规,在搜狗微信上进行关键词检索,仅找到千余条相关信息。作者叶檀是一位著名的财经作家,其在文章开头就以人口流失率、经济市场结构、人均财富占有量为主要参数,对多个城市的规划和道路进行了抨击。该文章违反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自2014年出台以来一直执行,涵盖了通过使用即时通信工具的公众账号及其他形式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活动。
点评:该文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知乎上有多个话题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其标题极具吸引力,不少运营者为了获得高阅读量而特意推送该文章,却忽视了文章涉及的广泛性和可能进入违规雷区的问题。
小结:在上个月,这三篇文章使不少公众号运营遭受处罚。这些运营者为追求文章阅读量而刻意推送具有煽动性的文章,从而误入违规雷区。虽然煽动性文章未必都是谣言类,但谣言类文章都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因此,运营者在推送这类文章时必须更加认真地审核消息的真实性,以免被微信官方处罚。
● ● ●
接广告确实能为运营者带来额外的收入,但在承接广告时,运营者也必须慎之又慎。在上个月,超过5000个公众号因接到广告而遭违规处罚。橙子将挑选代表案例进行分析并点评。
第一类:补肾类
背景:10月份有8,150篇违规文章涉及补肾广告,覆盖5,000个公众号,其中个别公众号的预估粉丝数超过100万。样本来源为西瓜数据。
点评:补肾除了食疗和药物治疗外,食疗往往会考虑保健品或中药调理。《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禁止发布医疗、保健食品相关广告。
第二类:减肥类
背景:10月份有7,021篇违规文章涉及减肥广告,覆盖5,000个公众号,其中个别公众号的预估粉丝数超过100万。样本来源为西瓜数据。
点评:减肥的方法有很多,运动就是其中之一,但其效果往往来得较慢。此类广告往往声称能够迅速解决患者臃肿的身材,诱导用户添加某人微信。
小结:以上两类属于典型的“黑五类”广告,运营者尽量不要承接此类广告。这不仅违法(违反《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工商部门还可以没收广告费用并进行罚款。新榜曾撰文《朋友圈发假广告被罚款一万》。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青瓜传媒广告投放
本文作者@西瓜君 由(APP顶尖推广)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728445.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