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圣节的璀璨夜幕下,一位名为“柳夜熙”的虚拟人物在抖音平台上崭露头角,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10月31日,柳夜熙的首条视频一经发布,便以其逼真的特效画面和引人入胜的剧情,吸引了大量真人观众围观虚拟人物的化妆过程,并在其中巧妙地埋下了捉妖的伏笔。凭借“元宇宙+美妆虚拟偶像”的双重标签,该视频在短短一天内便获得了超过200万的点赞,粉丝数量也激增至130多万。许多网友表示,其画质足以与好莱坞大片《阿丽塔》相媲美。
11月1日,柳夜熙再次发布了一组定妆照,尽管仅两张静态照片,却依旧保持了热度,截至目前,粉丝总数已突破170万。除了引发热议的话题热搜和关于“短视频内卷”的讨论外,人们对“柳夜熙”这个虚拟人物本身充满了期待。这位自称“会捉妖的虚拟美妆达人”在视频中标注了#虚拟偶像、#元宇宙、#美妆等话题标签,从人设上为后续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围绕捉妖展开剧情,并为美妆带货预留了空间。
尽管元宇宙概念尚处于初级阶段,但虚拟偶像产业已步入成长期。自去年以来,从乐华孵化的A-SOUL,到AYAYI、LING等虚拟人物开始在淘宝、抖音等平台活跃,花西子、卡姿兰等品牌也纷纷推出自己的品牌虚拟人物。与真人网红一样,虚拟人物同样需要面对带货这一环节,而柳夜熙如何实现带货,以及如何带动各类美妆产品,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柳夜熙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短视频内卷程度的感慨,毕竟此前许多爆红的短视频门槛并不高。然而,像柳夜熙这样的虚拟人物和剧情设定,在技术和设计上实现如出一辙并不容易。除了虚拟人物造型的精致设计、真人与虚拟人物之间的互动以及诡谲氛围的打造外,这个2分钟的视频还赋予了虚拟人物“活过来”的效果,既有丰富的表情、情感表达,又构建了世界观。
柳夜熙现象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一是妖魔玄幻的内容题材与万圣节当天的发布时间相契合;二是紧跟元宇宙热点;三是人设明确,剧情留有悬念,激发了粉丝的持续关注。美妆的切入点也带来了衍生效应,有美妆博主推出了仿装视频,同样获得了过万点赞,甚至潘长江的女儿潘阳还在视频下留言询问口红色号。
随着柳夜熙的爆火,其背后的制作团队创壹视频也逐渐浮出水面。从柳夜熙仅关注的3个账号,已能看出同公司的账号矩阵,“慧慧周”、“宇航员小五”和“非非宇”都是抖音上做特效内容的头部账号。创壹视频的商业化特点在于,利用特效性内容,创作穿越时空、灵魂互换等剧情,同时植入品牌或商品。
虚拟偶像时代已经到来,虚拟偶像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如今,虚拟偶像不再只有洛天依,而是涵盖了虚拟歌姬、虚拟主播、虚拟KOL、虚拟品牌形象以及基于虚拟IP联动等多种形式的数字人世界。随着技术的进步,虚拟偶像越来越贴近数字人的概念,既有洛天依、A-SOUL等虚拟偶像开始举办演唱会、走进李佳琦等直播间与真人主播共同带货,也有Lil Miquela、AYAYI、LING等虚拟人物诞生,她们外形与真人无异,拥有自己的人设、穿搭风格和调性,更酷、更年轻,更贴近消费者。
越来越多的虚拟形象诞生,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二次元文化熏陶下的年轻群体已成长为商业社会主流,虚拟形象成为贴近年轻人的最佳抓手。虚拟形象的好处之一在于,背后的人更像是“演员”,在幕后演绎更加轻松,减少了直接的大众审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虚拟形象会先从“偶像”开始走入我们的视野,这个追求尽善尽美的圈子,现在解放出了一种新的可能。
虚拟形象只要立住,背后的人可以随意更换,相比投资真人偶像,虚拟偶像的“安全性”更高。尤其是当网红形象与MCN机构之间频繁出现关系纷争时,虚拟偶像更代表着一种商业合作的稳固性,创作机构可以完全拥有账号的管理权。因此,虚拟偶像几乎可以替代网红。
以Lil Miquela为例,这位19岁混血女孩被设定为一位拥有可爱雀斑、长期定居在洛杉矶的虚拟模特及音乐人。她在社交媒体上的生活丰富多彩,无论是社交、拍摄、广告代言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影响力堪比真人网红。据报道,Lil Miquela在2019年的收入折合人民币约为7600万。
虚拟偶像如何带货?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真的走进直播间,虚拟偶像其实会比真人主播更珍惜自己的羽毛,因为虚拟IP的重要支撑是粉丝经济,直播的前提是不伤害粉丝。因此,卖什么、怎么卖,是运营方必须考虑的问题。就像你无法想象一禅小和尚卖鸡爪、初音未来卖大葱一样。这也是虚拟偶像在设立之初就要考虑的人设定位问题。
在B站上,虚拟IP只需要做好一个偶像角色,直播间里粉丝想要的是陪伴,是一种粉丝与偶像亲近的互动感。但现在,在离商业更近的电商场景中,虚拟偶像必然要“功利性”地卖货,如何权衡,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看来,虚拟偶像的带货之路还在小心试水中,偶像本身大多选择与自身调性相符的品牌。
成熟的IP资源转化为主播,有一定的带货门槛,而虚拟形象偶像化的培育路线,又有多大程度能为电商场景所用,尚未跑出一套方法论。但品牌的自建形象,或许能够成为平衡带货与虚拟偶像的最优解。对品牌来说,“造星”是一笔划算的生意。一方面,品牌们需要用更年轻化和互联网化的表达方式,去传递品牌价值,基于品牌而生的虚拟形象是很好的载体。另一方面,相比高价聘请主播带货,自有的虚拟形象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并且可以在站外实现独立的IP运营。
以花西子为例,会用小西的IP形象在微博形成互动,为品牌透出拟人化的表达。而对于有明显特色的品牌来说,本身就与虚拟形象之间有一定的连接。比如在柳夜熙火了之后,很多网友都猜测第一个找柳夜熙代言的品牌应该是花西子。现在看来,柳夜熙的带货之路应该与同矩阵账号类似,结合自己的短视频内容,植入一些美妆品牌。但实际表现究竟如何,或许还要等到整个虚拟偶像市场进入下一个阶段,才会有所体现。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747483.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