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直播电商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以电视剧《三十而已》中太太团所携带的“一栋房”包包为例,这类高价值商品亦在直播间中火热销售。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它反映了“万物皆可播”的时代特征,直播平台已成为多元化商品展示与交易的新阵地。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GMV口径)达到9610亿元,同比增长111%,接近万亿规模。直播电商通过重构消费环节中的人、货、场,颠覆了传统电商“人找货”的二维模式,但其核心仍在于效率与性价比。
随着明星、网红、品牌导购等各路英豪涌入直播战场,直播电商的竞争愈发激烈。当直播电商不再简单划分为纯电商和纯内容时,我们尤其需要关注“货”本身的价值。直播间中,消费者不仅能淘到新品、奢侈品,还能享受到1元秒杀、9.9元包邮的优惠商品。例如,在“微商教母”张庭的直播间,消费者只需花费59元即可购买到5瓶洗衣液。
然而,这些价格低廉、非大牌的牙刷、袜子、洗衣液等商品,其货源究竟从何而来?以下将对此进行深入剖析。
一、社交圈中的“拼缝”现象
记者在进入一个义乌批发商聚集的QQ群后,结识了群内的“小韩”。他擅长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货品组合,卖给各地的批发、零售商,以及不同途径的线上商店,甚至是直播间。例如,他提供的化妆品套盒,对外售价200多元,而他提供的工厂价格为500多元。小韩表示,这些化妆品均来自广东广州的工厂,并提供售后服务。
二、直播组织的选品策略
一泓传媒的负责人李璞指出,像小韩这样的中间商人物,在社交圈中被称为“拼缝”。他们会在社交平台上广撒网,接触到许多运营个体,但大多只面向单一的主播和团队。原因在于,他们无法提供到位的售后保障,且做不到选择同类产品的性价比。
为了满足直播间对商品的需求,许多主播选择与直播组织的选品团队合作。例如,李璞的团队主攻快手直播,他们拥有500平方米的选品池,货品均由工厂代发,选品池仅储存样品。
三、线上“批发市场”的崛起
随着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线上“批发市场”应运而生。例如,1688作为一站式采购批发平台,不仅为阿里系自己的淘宝直播提供货源,还为肖战、王祖蓝等明星的直播间提供商品。快手一哥辛巴的“辛有志严选”品牌供应链,也直接与1688平台上的厂家合作。
四、“货”的最短路径
直播电商发展到现阶段,无论是平台还是主播,都在比拼供应链的能力。个人和团队在供应链上的深耕能力,会因为出货量而有所不同。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差异,也会对供应链提出不同的需求。
例如,为肖战直播提供小龙虾的工厂负责人陈龙表示,主播团队的选品、谈判能力相对有限,除非有可靠的工厂联系,否则很难发挥供应链优势。而直播组织则更了解平台规则,能更好地提供配套和服务。
总之,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供应链的支撑。从社交圈中的“拼缝”现象,到线上“批发市场”的崛起,再到供应链的优化与整合,直播电商正逐步构建起一个高效、便捷的商品流通体系。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758487.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