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行业的新一轮竞争中,五环外的市场悄然发生了变化。这个曾经被外界视为略带“土味”的市场,如今已经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名称——增量市场。今年8月,快手推出了其极速版,而根据麦数据的预估,该产品在国庆期间的日均下载量约为25.3万次。紧随其后,抖音在8月末也推出了极速版,其在安卓端的应用商店累计下载量已超过3235万次,其中74.7%的下载来源于OPPO与vivo渠道。
快手制定了一个更为具体的目标,即冲刺3亿日活。为实现这一目标,快手将其分为两个阶段:春节前达到日活峰值3亿,以及春节后三个月内平均日活达到3亿。为了达成这些目标,快手将重点放在了极速版和春节红包上。
尽管快手并未对这些市场传闻作出明确回应,但从整个行业的趋势来看,寻找极速版APP的增长点已成为新的方向。短视频APP的极速版本与趣头条类似,用户可以通过完成平台指定的任务,如邀请好友、签到等,来获得用于兑换现金的代币。用户停留时间越长,获得的代币奖励也就越多。这种策略主要针对的是下沉市场中用户的闲暇时间。
然而,外界对于抖音和快手在下沉市场是否会重复过去的变现路径仍持观望态度。抖音和快手之间的竞争壁垒之一在于入驻的头部MCN机构数量,另一个则在于电商生态。在经历了泛娱乐领域的混战后,重建竞争壁垒并非易事。
从产品体验来看,抖音极速版和快手极速版与原产品之间的差异并不大,唯一的显著变化是突出了“看视频领红包”的特色。例如,新注册用户会在产品开屏时收到现金红包奖励的弹窗。红包金额随机,但平台通常会用一个显眼的数字来提示用户可能获得的奖励。
在内容方面,经过记者多次实测发现,极速版覆盖的兴趣、颜值、生活等领域与原产品相差无几,仅减少了购物橱窗等电商元素。极速版主要针对的是对价格敏感的用户。此前,其他网赚红包类APP曾抓住一部分价格敏感用户,尤其是在下沉渠道上用户数量众多。如果抖音和快手不参与竞争,这部分用户可能会流失。
星瀚资本的高级投资经理黄珊珊指出,短视频平台正在寻求新的增长点。随着短视频用户增长的放缓,平台纷纷尝试通过推出新功能和服务来吸引用户。例如,去年抖音推出了剧情类内容,今年又推出了vlog,旨在挖掘用户的新兴兴趣。易观分析师马世聪认为,短视频行业的日活总数将在2020年达到10亿,但目前抖音和快手的日活总和才刚刚超过5亿。
在外界分析人士看来,抖音和快手在下沉市场是否会重复过去的变现路径尚不确定。马世聪指出,网赚红包类APP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平台提供补贴,吸引用户帮助平台拉新获客,同时用户观看广告以吸引广告主。这种盈利模式主要围绕广告展开。然而,随着电商版块的加入,用户可能会觉得使用APP是在花钱而非赚钱。
在泛娱乐领域,快手和抖音的激进策略背后是大文娱行业各个平台之间界限的日益模糊。抖音和快手在过去以明显的差异化著称,前者主打潮流,后者则以老铁带货和土味视频为主。如今,寻找这样的清晰界限已经变得十分困难。因此,抖音和快手之间的用户争夺将进一步加剧。
根据企鹅智酷发布的《快手&抖音用户研究报告》,尽管两者重合用户的规模在不断上升,但并未达到非常重视的程度。然而,根据智氪研究院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两者的重合度已达到46.5%。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短视频已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停留时间最长的应用之一。截止到2019年6月,短视频的总月活(MAU)为8.21亿,远超其他类型的互联网应用。
抖音和快手的创作者来源更加广泛,涉及的延伸场景也越来越多,但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例如,二次元视频网站bilibili近期也开始招募MCN,通过引入其他短视频平台的IP来获取流量。在游戏直播领域,竞争程度更是显而易见。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指出,直播行业已进入稳定成长期,虽然不受寒冬影响,但仍受到短视频的冲击。预计未来“短播融合”将成为行业趋势。
抖音上的游戏视频创作者王泽(化名)已经开始创立三个账号。他认为,相较于直播,投入到短视频创作的吸引力更高,门槛也更低。部分素材来源于他平时的游戏经历,即使没有经验,平台也会推送流量。相比之下,短视频可能在一个月内就能看到成效,而B站可能需要半年时间。当粉丝数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抖音的商业化平台星图就会为他推送一些广告单子。
然而,王泽也意识到,其他平台并非不可取。为了最大化影响力和收入,他计划在现有账号积累一定粉丝基础后,向部分平台如B站等开设账号。这也反映了抖音和快手在未来竞争中面临的真实挑战:争夺用户的独家资源。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761688.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