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泛娱乐内容盛行的背景下,短视频用户逐渐对长时间占据屏幕的内容产生审美疲劳。各大平台开放长视频权限,并积极引入优质长视频内容,这反映出平台对内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担忧。Vlog作为一种兼具品质和清新格调的视频形式,近年来深受用户喜爱。自Vlog概念在今年走红以来,众多视频博主纷纷转型,在注意力分散的时代,收获了令人惊喜的粉丝粘性,众多品牌方也将目光聚焦于此。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手机制作一部优秀的Vlog。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一部优秀的Vlog视频应包含哪些要素:
-
具有趣味性的内容:此处所说的趣味性不仅指娱乐性,更重要的是能否吸引观众。相较于照片,视频对画质的要求相对较低。视频更注重内容本身,而非画质。视频犹如时间的记录,可以短暂、漫长、拉伸或压缩。以下是一些基本视频方法:
-
拉伸时间的慢动作:
- 压缩时间的延时视频:
以上几种基本视频方法可以让普通场景变得有趣。例如,孩子蹦蹦跳跳的场景,通过慢动作展现,效果截然不同。更重要的是,这些不同种类的视频方法可以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生活,慢动作的精彩回放,延时视频的风云变幻都是“看”的不同方式。
-
音乐比视频本身更重要:众所周知,视频由画面和声音两个部分组成。对于视频来说,声音往往比画面更重要。我们可以忍受画质较差的视频,但若音质糟糕,甚至有杂音,那么再美丽的画面也难以接受。因此,为自己的Vlog挑选一首合适的背景音乐至关重要,它不仅能让观看者有良好的体验,还能控制整个视频的节奏,做到张弛有度。
-
稳定比画质更重要:对于一个视频而言,画面可以有很多瑕疵,甚至画质模糊,只要内容优秀,都能得到弥补。但若视频画面剧烈抖动,那将是一个灾难。对于抖动的画面,许多人看几秒钟都会难以忍受。因此,相较于画质,我们更应该关注视频是否抖动。尤其是在手持长时间记录某些内容或不断移动时,很容易造成抖动。
-
自然编排手法:如果一个Vlog长时间内都是一镜到底,没有任何编排,那么观众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因此,适当的编排对于一部Vlog来说至关重要。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编排”这个词可能显得有些门槛,但实际上,编排也可以很简单。我们只需学会取舍,让细节和片段都为主题服务,然后将所有不必要的资料剪掉即可。
在此,我们为大家普及一些视频制作方面的基础知识:
① 视频的“像素”分辨率:视频分辨率与照片分辨率类似,我们在视频网站上观看视频时可以选择720P、1080P,甚至近几年出现的4K。这些便是视频的分辨率,最直观的感受是清晰度依次增大。因此,在用手机进行视频录制时,我们也可以对分辨率进行选择。
然而,问题来了,既然视频分辨率依次增大,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录制最高分辨率的4K呢?这里有两大原因:一是4K分辨率提高后,文件大小也随之增大。一分钟的4K视频就有几百MB的大小,需要占用极大的存储空间。更重要的是,目前市场上许多设备本身不能很好地支持4K视频。换句话说,你能够拍拍4K的视频,但你很少能找到设备能够播放4K视频。
综上所述,对于我们目前来说,1080P已经足够使用。当然,4K视频将是未来的主流,并且对于一些精美画面,例如一些美轮美奂的景色,运用4K拍摄,将会取得更加细腻的画面。
② 视频的“帧率”:有时我们会在手机上发现,同样是1080P的文件,却有两种或以上的录制选择。其中一种下面还标注着一个“60P”,那么这个60P又代表着什么呢?
我们先来说说动画,我们都知道动画片的原理并不是纸上的画面真正动起来,而是当我们连续播放,因为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让我们以为画面动起来了。其实不仅仅是动画片,一切的视频也都是如此。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当我们一秒钟连续播放24个画面,我们就会认为这个画面是动起来的。那么这个每秒钟24张便是视频的帧率。P其实是FPS。而这个数值越高,也意味着视频越流畅。
但视频的帧率,除了我们刚才说的流畅度以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升格”。比如,我们拍摄了一个帧速率是120P的视频,也就是一秒钟拍摄120个画面,那么如果我播放的时候,依然以每秒24帧进行播放,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很简单,便是慢动作的效果,因为我们将原来一秒钟的画面拉伸成了5秒。事实上,许多慢动作的画面都是采用高帧率拍摄的,例如120P等。
③ 设备选择:对于视频而言,画面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因此,手机是否具备优秀的视频防抖功能,是衡量其是否适合Vlog拍摄的重要标准。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防抖方法:电子防抖和光学防抖。无论是哪种防抖,这项功能本身都十分重要。
一部优秀的Vlog手机应具备以下特点:非常优秀的4K视频拍摄能力、出色的防抖能力,以及慢动作和延时视频等功能,画质上乘。
当然,如果你希望进一步提升画面质量,或者想让自己的拍摄画面更加多元化,可以使用附加的稳定设备,如大疆和智云的稳定器。这些稳定器不仅能稳定画面,还能让我们的拍摄角度更加丰富,更适合长时间手持拍摄。
除了稳定的辅助设备,我们有时还需要使用一些音频辅助收声设备。最基本的是,如果我们的视频中需要直接录入声音,最好能够使用一些手机可以配套使用的麦克风。如果没有麦克风,至少也要使用手机的耳机线,也可以提高收音质量。
这是一个每个人都想表达自我的时代,从最初的QQ签名,再到QQ日志,再到朋友圈,背后是文字表达和照片表达的进化。相信不久的将来,别人了解我们的方式将是一集集有趣且多元的视频日志——Vlog。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762790.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