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拼多多因涉嫌销售傍名牌、山寨等侵权假冒商品而陷入舆论风波。为了有效打击此类违法行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8月1日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级监管部门展开全链条、无死角的打击行动。此次行动的重点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商标权、发布虚假宣传和违法广告等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通知已经下达半个月,但侵权假冒商品依然在各大网络平台上泛滥。例如,一些标价仅90元的假名表或400元的假包包在网络平台上频繁流通。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各个网络平台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IT时报》的记者对此展开了深入调查。他们发现,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展示假冒商品的橱窗。在这些平台上,一些商家通过发布短视频展示商品的魅力,实际上却是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此外,微信作为交易平台,也成为了假货的重要集散地。许多第三方平台在保障交易时,会将流量引导至微店等平台,而这些平台同样也是高仿和山寨产品的乐园。
进一步调查发现,阿里巴巴的1688网竟然成为了假货工厂招代理的渠道。同时,闲鱼二手交易平台也揽着散客,收购正品包装并销售高仿商品。更令人震惊的是,许多高仿名牌产品都是从广州发货,发货地点指向了广州白云批发市场及其周边的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抖音已经成为了假货展示的橱窗。在抖音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假冒名牌化妆品、手表等商品的展示视频。这些视频往往带有夸张的描述和诱人的价格,吸引了许多消费者的关注。然而,这些视频的存在却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信任。
针对这一问题,IT律师赵占领表示,判断网络平台是否承担侵权责任的关键,是有无证据证明平台对于用户的侵权行为明知或应知。如果平台对侵权信息进行了广告推广、推荐置顶等操作,那么平台就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与此同时,1688网作为全球最大的采购批发平台之一,虽然声称禁止销售假货,但实际上却存在大量销售高仿商品的现象。这些商家通常会使用暗语来规避监管,使得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此外,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一些商家以高价回收正品包装并销售高仿商品。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假货已经渗透到了微店等微商平台上。这些平台上的商家大多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并承诺提供高仿商品。然而,这些商品往往存在质量问题,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一些消费者在购买时被低价所诱惑,购买后发现质量低劣且无法退货。
面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和电商平台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意识。同时,广大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避免上当受骗。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770840.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