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直播行业作为新兴的商业模式,迅速崛起并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然而,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数据造假问题。11月19日,一份关于刚被百度收购的YY直播的报告引发了广泛关注。该报告指出,欢聚时代旗下的YY直播存在严重的“数据造假”问题,89.5%的收入为虚假,粉丝数量几乎全部为公司购买的机器人,而打赏则主要是平台返还的礼物。
以知名主播“摩登兄弟”为例,即便他不在直播,仍有大量来自YY服务器的打赏。对此,欢聚时代方面进行了坚决否认,认为该报告充满了对直播行业的无知,以偏概全,包含了大量错误的信息。然而,南都记者在“双十一”期间调查发现,多家直播平台存在数据造假“黑产”链条,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据媒体统计,国内已有超过1千家各类刷量平台,其中头部平台每月流水超百万元,相关从业者数量高达百万级。这些刷量工作室通过下游刷量工作室和上游云控软件开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损害了平台、主播和消费者的三方利益。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国家网信办公布了《互联网直播营销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直播间运营者和直播营销人员不得虚构或篡改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交易量等数据流量。这一规定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对直播数据造假问题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
在调查中,南都记者还发现,像小y这样的刷量工作室上游,还有为他们提供云控软件的开发公司。这些公司通过一部电脑控制1000部手机,一键刷人气养号,为客户提供服务。这种刷量服务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存在极大的法律风险。
面对直播数据造假问题,专家们纷纷表示,这不仅损害了数字经济的根基,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艳东指出,直播数据造假本质上是一种欺诈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削弱了平台的信任度。
对于企业来说,面对直播数据造假问题,应该承担起主动筛查的责任,建立诚信名单,对参与造假的主播和商家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平台也有义务加强审核管理,设立用户举报投诉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总之,直播数据造假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诚信、公平的直播环境,促进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7860.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