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秩序,保障用户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抖音平台发布了一项旨在规范用户行为、打击假冒仿冒自媒体账号的新规——《抖音资讯类账号信息管理规范》。该规范依据《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以及《抖音社区自律公约》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旨在构建一个良好的社区生态。
根据《规范》的内容,用户在使用资讯类账号信息时,必须通过抖音官方认证渠道完成专业资质的认证。未经认证的用户,将不得使用可能产生误导的资讯类账号信息。具体而言,以下情况将被严格禁止:
-
缺乏新闻媒体机构认证或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个人认证的用户,不得使用如“某某资讯”、“某某发布”、“某某电视台”等具有泛资讯类特征的昵称,亦不得通过头像、签名等账号信息进行新闻媒体机构或从业人员的仿冒。
-
缺乏相应官方机构认证的用户,不得以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名称作为账号昵称,或通过头像、签名等手段进行机构假冒。
-
缺乏相应官方机构认证的用户,不得违规使用各级行政区划的地理名称作为账号昵称,以免假冒党政机关、新闻媒体机构。
若用户的账号信息违反上述规范,平台将采取相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醒用户修改资料、重置账号信息,以及根据违规程度和影响范围对账号进行处罚,如限制编辑用户资料或无限期封禁等。
目前,该治理规范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并计划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在此期间,平台已对多起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了处理。
《规范》中还列举了常见的新闻媒体类账号用词,如“新闻”、“资讯”、“报道”、“视讯”、“快讯”、“快报”、“现场”、“在线”、“发布”、“时评”、“时事”、“时报”、“时政”、“栏目组”、“节目组”、“电视台”等,并明确指出,无新闻资质的账号应避免使用这些昵称,以防止误导公众。
对于有意申请认证的用户,抖音APP客户端提供了便捷的认证流程。用户可通过“我”-“设置”-“账号与安全”-“申请官方认证”的路径,根据系统提示完成个人或机构认证的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账号拥有企业认证或非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个人认证,若不符合规范要求,同样不得使用被限制的账号信息。平台还会对已通过资质认证的账号进行标识,如显示“蓝v”“黄v”等认证信息,以区分真伪。缺乏此类认证信息的账号,通常被视为假冒仿冒类账号。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58211.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