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和快手无疑成为了热门话题。然而,即便在这些平台的下载量和日活跃用户数均达到数亿级别,仍有一部分90后和00后对此持保留态度,甚至未曾使用。这些年轻群体对于这些平台的看法如何?他们的思考又指向了何种方向?
《刺猬公社》于3月13日发表了一篇名为《喊麦文化没落后,人间土嗨社会摇开始霸屏》的文章,深入探讨了社会摇舞蹈的流行背景、视频平台阵地、舞蹈形式、历史渊源、形成原因以及社会评价。在此过程中,不少用户在后台留言表示,他们并未使用快手,对抖音也保持着距离。例如,网友@亚美在评论区留言:“唯一用的只有B站,从没有看过快手的路过,抖音也没下过,不是老年人,94的。”这条评论的点赞数甚至高居榜首,反映出即便抖音和快手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却并未完全覆盖所有90后和00后。
针对这一现象,刺猬公社对不使用抖音和快手的人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想要了解这些年轻群体的想法,探究他们在泛娱乐时代中的思考,以及他们如何认知自己与社交媒体的关系。为此,刺猬君对6位使用过和未使用过快手或抖音的90后和00后用户进行了访谈,并摘录了一位用户对抖音和快手的分析留言。
一、短视频社交:时间的浪费?
名为洋仔的受访者表示,他从未下载过快手和抖音。他认为,视频社交接近于浪费时间,因为目前的短视频社交基本上只存在娱乐意义,缺乏深度和意义。他认为,社交应当是有意义的,而短视频社交则过于娱乐化。
二、抖音内容同质化:审美疲劳
另一位名为二佬的受访者表示,他曾短暂使用过快手和抖音,但最终选择放弃。他认为,抖音的内容同质化严重,让人感到厌烦。
三、审美疲劳:短视频的吸引力减弱
名为狍子的受访者表示,他虽然下载了抖音,但很快产生了审美疲劳。他更喜欢阅读和观看传统媒体。
四、信息流迷失:找不到自我
名为小小的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平台上的信息流让人迷失,难以找到自我。
五、内容与宣传:痛点未触及
名为@バカバカキヤロル的受访者表示,抖音和快手的内容和宣传并未触及他的痛点。
六、表演过剩:网络世界的“表演者”
名为阿隐的受访者认为,网络世界里的“表演”太多,让人难以分辨真实与虚幻。
七、快文化的慰藉品:短视频社交的局限性
名为柳毅的受访者表示,短视频社交是快文化的慰藉品,但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
这些访谈揭示了不使用抖音和快手的90后和00后对于这些平台的看法。他们或认为短视频社交浪费时间,或觉得内容同质化严重,或感到审美疲劳,或迷失在信息流中,或认为内容与宣传未能触及他们的痛点。这些观点反映出,尽管抖音和快手在年轻人中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但并非所有年轻人都对其产生共鸣。在多元化的社交媒体生态中,每个人都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娱乐和社交方式的权利。
本文地址:https://www.2zixun.com/a/464752.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